2009年2月18日

2/20 耳膜上的刻痕

台灣流行音樂TOP 200座談會

2009年 2月20日 (五) PM8:00- PM9:00 講者 :馬世芳 葉雲平
主辦 : 時報出版社 協辦 : 學校咖啡館

憑本書或低消入場

馬世芳序:
流行樂是社會的鏡子
or 歌是社會的鏡子

or 唯有張開耳朵,方能獲知航向

--談《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誕生始末

文◎馬世芳

我的母親陶曉清是資深廣播人,打從一九七?年代便是美國權威音樂雜誌《滾石》(Rolling Stone)的訂戶。父母臥室的床頭和地上,常常攤著他們讀到一半的書。父親亮軒那邊是雜文、小說、古籍;母親這邊,枕頭底下便經常壓著一本《滾石》。我 自己是到上了中學,認真聽起搖滾,才慢慢感覺《滾石》的厲害。儘管以我當時的英文程度和音樂知識,大多文章只能半讀半猜,卻也很長了不少見識。

一九八七年,信箱收到一本特別厚的《滾石》特刊:他們廣邀各方樂評,選出一九六七年以來最偉大的一百張專輯,作為創刊二十週年特別企劃。當年自然沒有網路 這種東西,類此資訊極為珍罕,消息傳播也遠不如現在迅速,這份「百碟榜」的效應,竟持續了好幾年:若干台灣雜誌曾經抄列這份榜單,唱片行也常把它張貼在店 頭,作為顧客採購指南。一時之間,自詡精進的樂迷人手一份,人人都在盤點自己聽過幾張,彷彿那是一份「搖滾學力測驗」的考卷。

那年我十六歲,剛上高中。拿著這本特刊,我如獲至寶,從第一頁艱難地讀到最後一頁(裡面有太多陌生的名字和故事,什麼字典都幫不上忙)。對摸黑前進的初階樂迷如我,它簡直就是一座高懸的燈塔。

「作品熱鬧、論述冷清」的台灣樂壇

那時候的台灣,也正經歷一場「大爆炸」:蔣經國宣佈解嚴,壓抑了幾十年的各樣禁忌紛紛鬆綁,台灣搖搖晃晃進入一段嘉年華式的「集體醺醉」時期,每個人都憋 了一肚子意見要發表,彼時流行起來的卡拉OK,便是最完美的象徵。還有哪個媒介,比流行歌曲更宜於承載、宣洩那個年代過剩的激情?

一九八九年,我考進台大。陳淑樺的〈夢醒時分〉和葉啟田的〈愛拼才會贏〉唱遍全島,雙雙賣破一百萬張。崔健的《一無所有》在六四前夕引進台灣,「黑名單工 作室」出版了《抓狂歌》,全數歌曲遭國民黨禁播。默默無聞的伍佰參加「水晶唱片」的「台北新音樂節」,在台大舊體育館獻出生平第一場正式演出,我是當天不 太多的觀眾之一。這些音樂之新鮮、熱鬧、勇莽,令我血脈賁張。流行歌曲已和小說、劇場、電影一樣,成為那個時代百無禁忌的「大探險」路線之一。

我的大學四年,正好一頭栽進這場百花齊放眾聲喧嘩的「後解嚴」高潮,台灣流行音樂也在這段時間開出許多奇花異卉,緊緊扣住了時代的冷熱悲歡。

大學時代讓我投入最多心血的,是一份叫《台大人文報》的校園刊物。我始終記得當年那期「滾石雜誌百碟榜」,後來也讀了一些「先進國家」編纂的搖滾著述,見 識了他們爬梳樂史、引薦作品的認真工夫,讓初入門的樂迷也能獲得指引,累積屬於自己的「文化教養」--聽搖滾當然也有搖滾的教養。羨慕之餘,不免癡想:在 「作品熱鬧、論述冷清」的台灣樂壇,我們能不能認認真真把它當成一個藝術門類,沉澱出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教養」?

不自量力或舍我其誰

畢竟年輕,「不自量力」既是缺點、也是優點。我們決定參考「滾石百碟榜」的精神,廣邀台灣各界音樂工作者,共同選 出「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逐張撰寫評介,編成指南。我央求母親出面,借用她的聲望和人脈,邀請大家共襄盛舉。評選「專輯」而非「歌曲」,當然是一 種態度:我們相信「專輯」應該被視為有機的、完整的作品,而不只是一堆歌曲的集合。我們相信「專輯中心」的評選方式,更能彰顯「流行音樂作為藝術門類」的 意義。

歷經諸多辛勞,《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終於在一九九四年冬統整完畢、發表出版,首刷兩千本很快售磬並再刷。然後同學們陸續畢業、出國、當兵、就業,到刊物都賣完的時候,已經沒人能處理後續的業務和帳目,我們便讓這本書「功成身退」了--至少當時是這樣以為的。

探索台灣流行樂史的嚮導

然而這些年,不斷有初見面的人告訴我:《百張專輯》如何開了他們的眼界、是多麼重要的聆聽啟蒙。他們屢屢敘說當年是如何發願蒐齊榜上全部專輯,如何和朋友 一起逐篇評點、辯論優劣。還有許多做音樂的朋友告訴我:這份榜單和評介,讓他們覺得自己能做這一行,是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後來甚至在台灣以外的華文網站 出現完整的「百張最佳專輯」清單,以「台灣百佳」之名,流傳極廣。有幾本實體書輾轉傳出海外,竟被當成珍品。不只整份被謄打上網,還有人把一百張專輯的 MP3蒐全了,悉數打包上傳分享,作為華文世界喜愛台灣流行音樂的樂迷有志精進的「自修教材」。

它果真變成許多人探索台灣流行樂史的嚮導,一如一九八七年那份「滾石百碟榜」曾經照亮我摸索的前路。那幾個窩在台大文學院地下室寫稿打屁的大孩子,做夢也 想不到竟會牽連出這樣的結果--當年的不自量力,或許真是值得的。十多年後,我們繼續這個計畫,以「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每年的專輯評介作基礎,邀集專業 人士,重新評選出一九九三到二??五年的「新百大」,與整理後的「舊百大」合而為一,成為《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

流行樂是社會的鏡子

《百張最佳專輯》自一九九四年發表以來,台灣音樂產業從高潮到崩盤,規模一路潰縮。如今到了《200最佳專輯》發 表的二??九年初,台灣唱片銷售大抵以一萬張為高標,全年發片的數百種專輯之中,銷售突破十萬張的作品恐怕不到五張。大多專輯的銷售數字,往往還比不上隨 便哪一本小說或詩集的初刷印量。CD淪為「手工藝品」,眼看就要滅種。流行音樂化為網上流竄的數碼,想聽什麼,一抓一大把,聽完就殺,毫不心疼。當年攢半 天零用錢買一卷卡帶,珍而重之聽了又聽、直到背熟每一段樂句的那種心情,大概很難再有了。

另一方面,台灣社會氣氛也從「後解嚴」的鬧熱滾滾,漸漸進入幻滅、分裂、渾沌晦暗的時期。歌是社會的鏡子,新選出的一百張專輯,多少也反映了這樣的情況: 「後解嚴」的能量在一九九?年代漸漸耗竭,十幾年來各種類型起起落落:R&B、嘻哈、城市民謠、原住民歌謠、電音舞曲……然而兼具原創性與續航 力、足以引領風潮的指標人物,畢竟不多。歌壇的「全民偶像」在二???年之後幾告絕跡,市場崩解成細碎的分眾區塊,人人各擁其主,唱片公司必須深耕「利基 市場」,大投資、大製作便難得一見了。國際唱片集團「報表至上」的企業文化,使「企劃導向」讓位給「業務導向」,唱片愈做愈保守。概念完整、內容紮實的 「專輯」,便也愈來愈稀罕了。

柳暗花明或萬丈深坑

早年的「地下音樂」漸漸發展成後來的「獨立音樂」,電腦錄音普及之後,製作音樂的門檻大大降低,拮据的預算也能做 出品質極好的作品。市場崩盤,反而讓單打獨鬥、個性鮮明的獨立廠牌,也能和大公司平起平坐,「主流」和「非主流」界線愈來愈模糊。網路抹平了音樂人和樂迷 的距離,現場演出的場景則愈來愈熱鬧。獨立音樂人往往先以密集演出搭配DIY的網路單曲或EP(迷你專輯)吸引觀眾,勞民傷財的「實體專輯」不一定是優先 選項。一九九?年代,唱片圈曾經努力嘗試建立另一種由單曲和EP主導的市場,結果功敗垂成,豈知數位革命竟在多年後成全了這樣的理想。

在這個「歌曲氾濫、專輯貶值」的時代,新選出的兩百張專輯會不會變成「專輯時代」迴光返照的最後紀念?但願不是。這份披沙瀝金的榜單,確實涵括了許許多多 華語流行音樂史上最值得驕傲的成就。當然在兩百張唱片之外,還有太多精彩專輯,聰明的歌迷讀者當懂得穿越這份榜單,融會自己的聆聽品味。我們但願先「築起 可以瞭望的塔台」,前方究竟是柳暗花明抑或萬丈深坑,唯有張開耳朵,才能獲知航向。


梳理流行音樂的珠玉脈絡

文/葉雲平

對於音樂文字/評論向來不受重視、專業刊物更付之闕如的台灣流行樂壇而言,1994年由台大人文報社製作的《臺灣流行音樂 百張最佳專輯》一書,幾乎成了回觀台灣流行音樂十數年之演繹發展、明確提供聆聽參考的唯一系統性文字指標。當年評選依據的時間範圍,是以奠定現代台灣流行 音樂面貌的「民歌運動」──1975年楊弦《中國現代民歌集》──為起始,一直到書籍出版前的1993年1月止;期間共十八年,自上千張唱片中,定選出一 百張足代表台灣流行音樂菁華的精品專輯。

時至2005年,適逢至今影響仍鉅的民歌運動三十年,除了紀念性的演唱團聚不斷、復古反溯的清新音樂風潮重起之外,當初可謂一手催生《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 佳專輯》的陶曉清與馬世芳,以及長期進行「年度專輯/單曲」評鑑的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共同有了將此份難得的文字紀錄,繼續向下延伸、往後延建長路的想 法:從前書的止期1993年1月,推進到2005年,十二年多間,再度評選一百張台灣流行音樂最佳專輯;並與之前的《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接合,形 成1975至2005年、三十年期、共兩百張最佳專輯的經典名單──《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

若說1975-1993年間的百張最佳專輯,偏向於某一種「台灣流行樂界主流人士品味的呈現」(前總編輯吳清聖言),音樂 類型上的廣度有限;則1993-2005年間的這一百張專輯,便有如彩繪般色澤繽紛,展示出原住民歌謠、流行、搖滾、龐克、放客、R&B、 Hip-Hop……等多元風貌的涵括性,即使亦有遺漏遺珠,也適切反映了世紀之交、世代更迭的台灣流行音樂,其勃發旺盛的生命力。

於此感謝陶曉清女士及馬世芳,讓我有機會參與《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的編纂;以及辛苦評務的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蕭玲玲小姐,協同編輯的林怡君和李 振豪,與諸位勞心的評審們。最後要對熱心撰寫專輯評論的作者群致上由衷謝意,村上春樹曾描述音樂演奏者與聆聽者之間,彼此交會的微妙、美好狀態:「藉著把 音樂深深地送到人的心裡去,而我的身體物理性地多少輕輕移動了一些,在這同時,聽的一方的身體也物理性地多少輕輕移動了一些……」面對書裡的文字景象與音 樂,身體何止輕輕移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