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0日
歐洲遊記詩人Richard Douglas Pennant
(文/Alison)
~一個寂寥的午后,我讀了一篇詩作~
--------------------------------------------------------------
起初
Richard Douglas Pennant並不是我這次的訪問對象
卻在彼此的一段談話後,引我進入一連串的深思......
地點是在一個名為L'antica Fonte的餐廳。
餐廳名稱的中文意思是“古老的許願池“。
當天晚上L'antica Fonte 邀請到Scott Hamilton演出。
大約是一個星期前,我訂了當晚的位置,已想好一個人用晚餐。
接近演出時間時,我從住處前往L'antica Fonte,卻在門口遇見Richard。
他沒有位置,於是我邀他跟我一起共進晚餐,並且一起聽Scott Hamilton的四重奏。
Richard是一位定居在Cyprus的詩人。
讀到這裡,不知“詩人“兩個字,是否讓你的心停頓了一會兒...
我第一次聽到時,安靜了好一陣子.......
初次見到Richard是在這次見面的前幾天晚上。
餐桌上,他在大家面前介紹自己的工作,用著平實並充滿自我認同的語調說著...
"我,是一位詩人。"
就因著這短短的幾個字,他把我的時空錯置到西蒙波娃活躍的年代,聶魯達獻給妻子瑪堤爾德的"十四行詩",或是卡謬灰色的存在主義,那個充滿新思潮,文人大打思想戰的年代......
好不真實......
---------------------------------------------------------------------
詩人
這麼平凡的兩個字,卻是那麼的遙遠
然後,不知覺地,眼眶中的淚水已經完全模糊了視線。
像是經歷過車禍後失憶,又在多年後片段破碎的畫面閃入腦海一般地令我的心混亂得說不出話來。
印象中,15歲的時候,我為著Emily Dickinson的傳記所著迷,16歲的生日禮物還是Walt Whitman的詩作。讀著晚年為精神疾病所困的Emily Dickinson足以讓我忘了身處的時空,而後來僅有感到精神很貧乏的時候,快速的翻過,卻再也沒有細細的花時間去汲取那樣的餵養,快速的時代腳步似乎也灌輸著這樣的養分不再是有那樣的必要,也就沒有意識到潛在的枯乾帶給生命的無力感......
總之,喜歡詩作,已經是很久以前的記憶。
如果會為詩所著迷,就會注意到翻譯上會和原文有很大的落差,倒不是因為譯者的好壞與否,而是文化觀念上的差異,造成翻譯後的詩作長期呈現"失真"的狀態。
漸漸地,我就迷上了原文詩品,我開始讀著A. A. Milne 的“When we were very young“ ,那是很平凡的詩品,我不想咬文嚼字地用誇示般的詞藻介紹它,它從來就不適合這般的對待,那會令它不知所措。
它,就是一本詩。
爾後,我就和詩漸行漸遠了......
是由於升學概念和社會,總是教導你要做"有用的事"。
當時年紀太小,不懂那些詩的背後含意,直到稍微能了解片面時,卻發現長久下來,早已遺忘了那些純粹的美好。必須費些力氣,將那些散落在視網膜底層的黑白記憶重新拼湊起來。
---------------------------------------------------------------------
那天晚上,Richard和我從詩開始,一直聊到他來自的英國,和那些我永遠弄不懂的繁複傳統英式禮節。
隔天晚上,我參加完一場蘇格蘭傳統民謠的音樂會後,Richard在門口,手中拿著2本他的詩作以及2張與三重奏合作的錄音交到我的手中,我感到無比的榮幸收到這樣的禮物,他就匆忙的離去。
Richard離開了...
我也因為忙著前往西班牙,將他送給我的書收進了行李。
路途中,我必須在尼斯過夜,隔天再上路前往目的地西班牙。
尼斯是個不是那麼友善的城市,我提著沉重的行李,花了將近3個小時尋找旅館。
一個人在路上,我不知道如何形容那樣的孤單,並為自己有著這樣不成熟的情緒感到難為情,但實在無法再忍受片刻那樣的冷漠...
21:00我到了旅館
第一件事...
走進洗手間大哭一場。
從6歲開始,很多時候,我都是一個人,家人遠在國外,而我一個人在台灣就學。短暫的會合後,我又進了要住校的高中。我必須說某些看似獨立的時刻,並不是出於我的選擇,也從來不會是我的選擇。不安全感頓時間燥動個不停。
我拿出Richard的詩,想尋找一點熟悉感的急救......
翻開第一面,有著他的筆跡寫到:
To Allison
With very best wishes
Richard
我注意到上面把我的名字拼錯了,我是只有一個"l"的"Alison"。
再翻到下一頁,便是詩作的開始。列著5行小小的字:
"To all those who made the difference.
May our shared memories not forget us,
last lifetimes,
and our dreams become the legends
of lifetime to come."
我的心終於安靜了下來...
我做了一個簡短的祈禱,
花了點時間確定了此刻我在這裡的存在,
和這個存在的必要性,
以及接受這個存在的事實。
如果正如同他說的“all those who made the difference..."
當你要進行一件沒有人做過,
或是很少人做過的事情時,
會感到很孤單。
我曾試著在路途中找尋是否會有同伴陪我渡過......
或許有,
可是最後那再真實不過的孤寂,只有自己在承擔,
時常要閉上雙眼試著找到上天在心中的低語,然後繼續走下去。
我想我們多少都有些被社會化,
縱使我們都巴不得反社會到底。
這更讓我難以想像那些刻畫在Richard心底的傷痕,
是否超乎我所能遇見的深刻,
卻也早已結痂?
BROKEN WINGS OF A POET
Have I gate-crushed
someone's private party
or;
have you really
drawn me from the shadows?
And let the space between us
speak my name,
the music take
me by the hand.
Can you really
heal these,
my broken wings?
Turn this poet's voice
-whispering in the dark-
into song.
Can you
-can you really?
You who've shown me
each single step
across those patient
-listening-tiles,
now smooth
with other people's dance.
Can you really
- make me fly
- walk on water
... can you?
Turn this poet's voice to song.
Stir the dark waters
of my soul- to wine.
If I believe you can
- then you have.
But, its believing
in who I am,
that brings my steps
into time.
我們都在尋找“被認同“的搭救,
直到我們學會接受這趟旅程所帶給我們那傷痕累累的心,
我們才能真實的找到那個心靈永遠的家鄉...
其實,這些傷口,並不是這趟旅程所造成的,
而是旅行中那些獨處的時刻,
將積年累月的傷口表露無遺,
我們卻為了生存和生活,
矇住自己那看見傷口的雙眼,
繼續疲憊的前進...
在Barcelona機場等待的漫長夜晚,
由於凌晨,體溫有點偏低,
當我再度拿出這本詩集時,
它依然像股暖流湧進,佔據我的記憶。
引發我深深的想念......
生命的眾多時刻,
我們看起來,
都有點狼狽...
也有點搬不上台面...
但我們一直都知道我們的靈魂在何處...
原則上,如果
沒有辦法替靈魂找到落腳處,
也就沒有辦法找到實體真正存在的意義...
在我們最後的一次聯繫裡,
Richard用一句“Sto Kalo“跟我道別,
後來我才知道,這句道別語在Cyprus語的意思
是"Go to the good of God"
Well, may all of u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Lord
Good day
and Good night.
"深深地想念....."
- 詩品 “Broken Wings of a Poet“ 轉載自 “old stones new tales"
作者 Richard Douglas Pennant-
2009年9月29日
柏林_自由之都
全文by 簡銘甫(乾杯柏林大街作者+魔椅老闆)
每個偉大的城市,都有屬於自己歷史性的地標;巴黎鐵塔、倫敦塔橋、北京紫禁城、紐約帝國大廈。這些大城市裡,唯獨「柏林圍牆」,紀錄著文明史上不怎麼光彩的篇章。廿年過去了,共產世界的鐵幕瓦解之後,柏林像是浴火重生的鳳凰,硬是把歷史屈辱的印記,刻劃成人類爭取自由的標章。在柏林人群起推倒圍牆的那一刻,熱血澎湃的畫面透過電視轉播傳向全世界的那一瞬間,就同時定義了柏林在歷史上所代表的永恆價值:自由。
「自由」在柏林不用被銘刻在紀念碑上,也不必化成標語。自由是,柏林人選擇了同志擔任首都的市長;自由是,柏林人決定了學校教育裡不碰觸宗教議題;自由甚至是,柏林有歐洲最大規模的同志社群以及最頻繁的反政府示威,柏林街道永遠塗滿亂七八糟的塗鴉以及活動海報,地鐵站和公園裡到處是拿著啤酒瓶暢飲的年輕人。
柏林就是這樣「自由」慣了,因此大部分德國人談到柏林會出現的關鍵字,不外乎「骯髒醜怪」、「離經叛道」、「標新立異」;最破格的一次讚美也不過是「柏林:貧窮,但是性感」。殊不知,德國人「性感」這個字眼下得好呀!一個不性感的都市,談什麼都是虛有其表!
柏林的性感,體現了「自由」的所有價值。物美價廉的柏林不但吸引了大量藝術家前來「駐市」,還因此成了歐洲的當代藝術中心。同志市長KLAUS WOWEREIT堅持發展無煙囪工業,婉拒大工廠的投資開發案,全力支持德國唱片工業以及電影電視工業前來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德國的製片中心。一直以來就以專業博物館出名的柏林,今年十月份即將啟用新古典主義風格的NEUES MUSEUM「新美術館」,該館的鎮館之寶NEFERTITI「娜芙蒂蒂」,也將在那時候重新跟大家見面。波茲坦廣場上的電影博物館以及戲院每年二月舉辦柏林影展,一旁的國立美術館更是錦上添花,每年都有好幾次大型策展。去年德國最大報社BILD直接將營運中心整個遷往柏林,再次擲地有聲地宣告柏林成為德國的文化創意之都。
無獨有偶,今年的台北電影節鎖定柏林為國際城市主題,選片範圍橫跨了納粹柏林時期以及鐵幕柏林時期,最後呈現出當代柏林的生活萬象。80年代之後的新生代德國導演如沃夫岡貝克WOLFGANG BECKER、法提阿金FATIH AKIN,以及經常與台灣電影界合作的莫妮卡楚特MONIKA TREUT今年都有作品參展。而從大家熟悉的電影「再見列寧」、「天堂邊緣」、「竊聽風暴」以及「蘿拉快跑」裡,我們看到了柏林如何走出荒謬且無奈的歷史陰影,以及當代柏林人在兩德統一之後,所產生的價值衝突以及矛盾。
那天參加影展單位舉辦的座談會時,「再見列寧」的沃夫岡貝克導演好奇地問了問台北觀眾,對於柏林東西分治四十年的看法,我現場的回答讓他有點驚訝,甚至還讓他當場畫起了地圖,以便向觀眾解釋柏林當時的政治處境。我當時的回答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其實一直有個錯覺,覺得當時被圍牆圍起來的是「不自由」的東柏林;從沒想到,事實上被「柏林圍牆」團團圍住的,反而是「自由」的西柏林。而當時前仆後繼想要飛越東柏林的人,其實是想「逃入」西柏林,而不是「逃出」東柏林。這不是腦筋急轉彎的題目,查一查古今中外的歷史課本,甘迺迪那個時代的人不都說,西柏林是ISLAND OF DEMOCRACY「民主的孤島」嗎?
1989年圍牆倒塌之後,這個神秘的民主孤島一夕成名。大量的東德人來到「西柏林」,想呼吸一下自由民主的空氣;同時間也有大量的西德人來到東柏林,想過過社會主義的乾癮。就這樣廿年過去了,如此價值觀的錯置非但沒有讓柏林在意識形態中拉扯而停滯不前,反而滋養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異議族群,並且孕育出極具包容性的民主價值,以及富有開創性的多元文化生態。
這些開枝散葉的異議族群,包括了SQUAT「佔領空屋」的無政府主義者,以及觀念先進的同志族群,甚至是極左的共產黨或是極右的新納粹黨。每年的五月一號勞動節,柏林會舉辦盛大的「五月慶典」MAI FEST(諧音為 MY FEST「我的慶典」),這一天的KREUZBERG宛如嘉年華會,熱鬧無比。但是這一天同時也是各個異議族群互相動員對立的日子,其中包括夾在中間的鎮暴警察。
台北對於族群動員不會太陌生,大大小小的集會遊行好像也從來沒少過,在政治意義上,這兩個城市的共同點都是:認同民主自由的價值。若要再深入說到文化的多元豐富,台北可以拿來跟柏林相互呼應的地方就更多了。台北的人文咖啡館之多,可以和柏林等量齊觀。台北有廿四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柏林有全德國唯一開到午夜的DUSSMANN書店。台北的街頭文化跟柏林最自豪的龐克文化比起來一點都不遜色。人家柏林有一個KULTURBRAUEREI「文化啤酒廠」,專門舉辦另類音樂活動或是主題展覽;我們台北則有華山藝文中心,辦起「簡單生活節」或是「設計師週」也是創意百分百。柏林每年夏天都舉辦「夏日音樂節」、「同志大遊行」以及「文化嘉年華」活動;台北則有「野台開唱」、「同玩節」和「台北電影節」可以挑戰擂台。
這樣的比較並不是無的放矢。我曾經問過許多在台北生活過,之後又輾轉到其他亞洲城市工作的老外朋友,問他們最懷念台北的哪個部分。十之八九都回答:「生活」。「生活」,在這裡暨不是名詞也不是動詞,而是一種情境,說白一點,可能就是生活步調。他們所懷念的生活步調,小到穿著夾腳拖去樓下的便利超商買包菸,或是坐在永康街路邊喝一杯珍珠奶茶;大到下班坐捷運去誠品逛街買書,或是半夜騎著摩托車上陽明山洗溫泉。市民的生活速度,就決定了城市的生活態度。
柏林有著全歐洲人都羨慕的生活態度,因為這裡的生活速度是:自行車速。柏林恐怕是繼阿姆斯特丹之後,最愛使用自行車當交通工具的城市,幾乎每個市民都有自己的自行車。當我巴黎朋友朋友來拜訪時,他們「驚訝地」發覺,柏林人不但人人腳踩一輛車,連停車也很隨意,隨便一鎖就擱在路邊,不像治安差勁的巴黎,一定得和電線杆鎖在一起。但更令我朋友艷羨的是,柏林人極度尊重自行車的用路權,幾乎大大小小路上都畫有自行車專用道,也都有自行車專用號誌,車子一輛跟著一輛,還不可以逆向行駛,交通秩序井井有條。
柏林還有許多可供參考的幸福指數,例如「綠指數」。柏林有著超高的綠地覆蓋率,市內還有天然森林以及湖泊,市中心還躺著一條大運河SPREE,地景變化十分豐富。柏林的社區公園還多到嚇人,整個台北民生社區搬過來,在這裡也不過是個小小的花圃。這些社區公園常在週末舉辦市集,「跳蚤市場」、「創意市集」以及最受市民歡迎的「農夫市集」,假日時自然成為社區居民最好的休閒去處。
有這麼多幸福社區,難怪全歐洲嬰兒出生率最高的行政區,就在柏林:PRENZLAUERBERG。在PRENZLAUERBERG的社區公園裡,到處可見父母陪著幼兒在玩耍。這裡有密度最高的托兒所,密度最高的娃娃車,街上有著最多的冰淇淋店。這裡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有戶外座位,假日時會有街頭藝人在這裡表演,大家玩成一片。
台北號稱是不夜城,廿四小時不打烊,柏林其實也不惶多讓,每個社區都有SPAETKAUF「夜間商店」,讓大家在深夜時有啤酒和煙可以買,肚子餓了也有餅乾跟越南泡麵可以吃。多元的移民文化也讓柏林的飲食習慣起了變化,現在城裡最夯的食物不是熱狗薯條,而是日本壽司和越南米線。有機食品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連大型超市都不遑多讓,紛紛闢出有機食品專區。
這麼多細細瑣瑣的生活細節,貫徹起來其實不過就簡單兩個字:樂活。柏林的自由沒有白紙黑字的規範,但卻有價值上的共識。柏林從來沒什麼教條式的運動在鼓吹大家慢活、樂活或是有機生活,因為這些觀念早就不落痕跡地融入柏林人的日常生活裡。柏林人已經習慣了垃圾要分類,坐地鐵要買票,交通號誌要遵守;柏林也習慣了在森林公園裡散步,在鄰家露天咖啡座閒話家常,在社區有機商店裡購物。
生活概念沒有辦法被移植,一把泥土也沒辦法長出一片森林。柏林的LIFE STYLE沒有辦法被複製,但是獨立自由的精神卻可以學習。就如同當年THE SCORPIONS為柏林圍牆倒塌所唱的歌「WIND OF CHANGE」;當自由的風吹起,草地會再綠起來,人心會再溫暖起來,人們臉上的笑容會再度綻開。
2009年9月28日
週一聽音樂與大提琴共舞的巴赫(一)
天氣漸漸轉涼,早上八點的台北街頭吹過一陣微風;秋天就這麼悄悄的走近。今天的捷運也不怎麼擁擠,雖然大家的腳步還是一樣匆忙。突發奇想若是在捷運站能給大家一些旋律,不失為醒腦的好方式。
Bach - Cello Suite No.1 i-Prelude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第一號組曲的前奏曲,應該是拔臘樂曲排行的前三名了!在巴赫的整套組曲中共有六組,每一組都有六首舞曲;而這個前奏曲也就是36首舞曲中的其中一首。而所謂的前奏曲,其實是一種較自由發揮的作曲形式,沒有特別制式的規定,風格也非常多元。在我的想像之中,第一組的G大調中,表現的是一種流水不斷向前的動力;在第二組的d小調前奏曲中,就有種秋風蕭薔的愁緒。
Bach - Cello Suite No.2 i-Prelude
巴赫的這套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可是每一位學習大提琴時,必備的聖經。為什麼它如此重要?在巴赫之前,大提琴不過就是一個低音的樂器,負責伴奏,更不用說有太多獨奏的機會;但巴赫特別為大提琴寫了一套的獨奏曲目,不僅讓大提琴躍升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獨奏樂器;在四條弦的交織之下與看似單一旋律的進行,又沒有其他語言或文字的說明;這其中蘊藏的和聲與樂句的奧妙,更是足夠讓每一位大提琴家,為之瘋狂。
Bach - Cello Suite No.3 i-Prelude
大提琴無伴奏組曲有太多可以說的故事,而且這套曲目實在太經典,市面上的版本其實非常的多,各種的詮釋方式也讓人充滿驚喜,希望日後有機會能一一與大家分享。今天所放的都是由大提琴麥斯基所演奏,在給人古老氛圍的教堂中,表現他獨特的浪漫風格,讓大家有個風情萬種的初秋!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
2009年9月21日
週一聽音樂New Order 新秩序的動感
New Order - Blue Monday
New Order,這個團名看似充滿朝氣,音樂卻夾雜著動感節奏與反差頹廢的氣息。這一切都要從1977年開始說起。New Order並不是1977年成立的;那年出現了Joy Division這一個經典樂團。有多經典?出的兩張專輯幾乎都拿到各大樂評五星的評價,其充滿憂鬱與頹喪的音樂風格,在那個什麼都快速狂飆的時代,反而凝聚了一群不知生為何事的歌迷。
不過這一切卻在Ian Curtis自殺身亡後不知所措。那年是1980年,他23歲。
New Order也因此出現。在其他團員的號召之下,1981年以一個新秩序出發,在原本的搖滾樂中加入Disco等舞曲的元素,宣示New Order的定義,不是Joy Division的苟延殘喘;更宣示著一種音樂風格的流行。
而這首曲子更是讓我有重新戀愛的感動,一種稚氣的洋溢。
New Order Krafty
其實上週看完杰廷的「凝視不在」後,不若想像中的沉重;反而有一種平靜,帶往回憶的深處旅行。在這些過往中,我們選擇了我們想凝視的片段與畫面,刻意忽略一些事實,就像李希特的畫作中的曖昧不明。
其實不論有沒有照片,這些隨時間流逝的事實依然存在。就像不管Frente!把Bizarre Love Triangle這曲子唱的再怎麼動人,還是不改New Order唱出這段旋律時,動感又都會的事實。
New Order - Bizarre Love Triangle (Live)
20幾個年頭過去,他們依然活力四射,也不忘過去留下的死亡與重生。這星期就請這群做電音的老阿伯,陪伴大家重拾活力與青春!
2009年9月20日
凝視不在音樂展演(最後一場)
2009年9月16日
歐洲遊記西班牙女演員Maite Gil Rodriguez
because I've already been through all these roles in my own life~
---Maite Gil Rodriguez
(攝影、文字/Alison。未來每週三將有爵士女歌手Alison Yen在歐洲的遊歷,包括在當地的所見所聞、與當地藝術家的接觸。這一趟豐富的旅程會慢慢與大家分享。 )
25號渡過她的50歲生日,此時卻僅是她演員生涯的1歲生日而已。
到現在我還對於她在Toscana爵士音樂節的時候突然跑到所有樂手的前面瘋狂的跳起她的Flamenco時,把在場的義大利人嚇到把她拉下來的情景念念不忘。
更是忘不了當我們從義大利分開,再次在西班牙Barcelona會面,她抓著我的手開始在路上狂奔攔計程車爭取1個鐘頭的時間回到旅館拿錢包,就為了讓我看到她口中一提再提的Flamenco。
原本我們只是想散散步,所以沒有帶什麼東西在身上,直到我們決定看演出,已經距離旅館有8~10站的metro那麼遠了(西班牙的捷運也是稱metro),Maite二話不說就決定要先回旅館再回到原點看演出。我一直跟她說沒關係,我還會再來,一方面是因為有除了永遠不嫌多的爵士樂演出要看之外,我這次其實已經算是某種程度上的任務達成,過兩天就要飛到羅馬,我已經開始沉澱跟整理這次的旅行,當下其實只想做些"退休活動",像說散步,或是坐在公園,留在旅館寫日記之類的。
終究,我們還是看了演出,看完之後已經是午夜12點,這位50歲的媽媽卻跟我說“來!我們現在要去看高地設計的建築在夜裡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一看就看到凌晨兩點,要是我沒有說我快睡著了的話,她大概不打算回家。
在Barcelona之前,我已經去過Maite在Valencia的家,聽她介紹她的每一匹馬的名字,而從她的生活,沒辦法看出任何異樣的端倪,直到我們相處的兩星期後,她在一次開車載我去她家的路上突然說到,"我從來就不需要去揣摩任何一個角色,或是在上戲前醞釀我的情緒,50年來我已在我的生命中演過這所有的角色。" 坐在一旁的我知道她有更多話要說,於是我一句話也沒吭聲,原本的嘻笑頓時陷入寂靜。在這之前,已經知道她曾經是西班牙眾多劇院的負責人,在3年前因為憂鬱症卸下所有職務,回歸到簡單的生活。除此之外,在我們去羅馬的時候她在火車上被認出來,我才知道她在西班牙有多有名,而她私下的生活卻經歷無法言喻的痛苦....
15年前她在不情緣的情況之下被迫懷孕,並在20幾年前結婚之後開始被酗酒的先生毆打,強制她的所有行蹤。由於被迫懷孕,她開始陷入嚴重的憂鬱症,並且這一切打斷了她20歲開始就打算到馬德里發展成為演員的夢.....
卻也因為這樣,當我們一起在羅馬的時候,50歲的她第一次看到競技場時,她會落淚,因為她曾經失去自由;當她聽到別人的故事時,她會陪他們渡過,因為她巴不得阻止別人生命中的災難發生,她對生命滿滿的熱情是這樣在艱難的情況之下,像是夏日的雛菊一般靠著自己長大,與命運抗衡。
有多少時候,我們也期望可以天真的長大,但是生命卻不是依著我們的期待。潛意識裡,我們都同意確實是那些艱困的時刻讓我們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知道怎麼面對下一個風暴,但是如果我們可以選擇,我們不見得有勇氣走向那樣的景況。
總是命運的流將我們經歷無數次的沖刷,最後我們疲憊的癱瘓在心靈的病房,雙眼無神的面對天花板和自己,妥協,重建....然後再一次,以我們從未遇見的潛力,更強壯的站起來。
是的,Maite Gil Rodriguez就是這樣。在經過20幾年之後,她50歲,她是戲劇界的新秀,卻是生命力極強韌的一位演員。
在我們要暫時在Barcelona分開時,她給我一個很溫暖的擁抱,跟我說"我不希望你也經歷這樣的艱困,所以當你再次回到這裡時請讓我招待你,讓我的家就成為你在西班牙的家,然後你答應我好好的準備演出,好好的站在台上!" 說到這,我們依依不捨的哭著道別。像是一位母親一樣,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傷,但我們都知道是那些傷口成為我們生命的鍛鍊與記號,我們無法阻止它們的發生,只能繼續奮鬥下去,在奮鬥的過程中,盡情享受友誼和親情的美好....
學校咖啡館請你免費來看電影!9/20晚上七點
當天免費入場,但請勿攜帶外食,謝謝你的體貼。
我們的開始,是在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
九二一大地震,十年前讓全台灣在天搖地動裡驚醒,接踵而來的傷亡數字、新聞畫面,曾經震撼你我的世界。在一瞬之間,這場無情的天災,改變了許多家庭的命運。當煙塵過後,天色漸明,有134位孩子失去父母親,他們臉上留著未乾的淚痕,眼中有著倉皇的哀傷。
因為看到這些因地震而失依的孩子們要面對的:建築物的重建、至親死亡的哀悼、轉換新的成長環境……讓兒福聯盟決定帶著社會大眾的力量投入,陪伴他們,度過最混亂的安置時期、適應新的成長環境、走過生命的幽谷。兒福聯盟於88年12月正式成立「家庭重建中心」,承諾持續提供專業的訪視輔導及失依兒童、扶養家庭所需的服務,直到每個失依的孩子都成年為止。
此外,兒福聯盟亦與內政部兒童局於90年9月合作設置「失依兒童少年個案服務網」(網址:http://www.921kids.org.tw),一方面藉此網站推展九二一失依兒少個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定期進行九二一震災兒童生活照顧狀況調查,以有效掌握每個失依孩子的生活現況。
走過十年,三千六百多個日子,孩子、扶養人與兒福聯盟社工員,並肩走過個別輔導、家庭訪視、支持性活動、案家刊物……等細膩、專注的服務。在兒福聯盟社工員和134個失依孩子之間,有情感的流動、專業的處遇、生命的交流。
走過十年,兒福聯盟依然在陪伴。
走過十年,我們發現,不是我們陪伴孩子,孩子也以勇敢和對生命的熱情陪伴著我們。他們說:「悲傷會讓人無力,但也會給人注入堅強力量!」
2009年9月15日
包浩斯90'簡銘甫
今年是包浩斯學校成立九十週年,從當初1919年於威瑪創校,到1925年遷至德紹DESSAU,最後於1932年落腳柏林STEGLITZ,這個當初極富社會主義理想的設計運動,在曇花一現的十四年間,影響了整個廿世紀的當代設計,堪稱是近代最具影響力的設計思潮。創辦人,德國建築師葛羅佩斯WATER GROPIUS受到一次大戰後「人類心靈世界崩潰」反思的影響,認為藝術跟美學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有別於傳統藝術只為資本家服務的「沙龍藝術」觀念,他把自身浪漫主義的性格,結合當時風起雲湧的共產學生運動,催生出「包浩斯藝術學校」,請到了抽象主義畫家費寧格FEININGER、康丁斯基 KANTINSKY、保羅克利PAUL KLEE,以及建築師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等當代一流大師擔任講師。
葛羅佩斯在他那篇今日聽來活像是馬克思傳道宣講的包浩斯宣言MANIFESTO裡,開宗明義便說:「所有創作活動的終極目標就是建築!....建築師、畫家和雕塑家們必須再度回到工藝的領域裡,讓手工藝成為各種形式藝術的根本,因為那裏才是所有創造力的發源地。讓我們創造一個全新且沒有階級區隔的工藝家殿堂,在那裏結合建築、繪畫與雕塑成為單一的藝術形式,他日這個晶瑩閃亮的信念,將會自百萬勞工的手中冉冉升起,邁向光明的天國之路。」。
還好葛羅佩斯這個乍聽之下像是末世福音的宣言,沒變成當時另一種衍生性宗教商品。包浩斯在創校之初,原本就不是殿堂雲端上的藝術學校。這個學校所開設的課程,每一堂都是紮紮實實的工藝實作教學,強調「以人為本」、「為人設計,而不是為產品設計」的教學精神,開設了紡織工藝、書本裝訂、舞台設計、金工、木工家具、玻璃繪畫、陶藝,當然還有建築等實用課程。而且包浩斯特有的「師徒制」教學方式,網羅了當時歐洲最傑出的師資陣容,也吸引了最優秀的學習人才,才短短十四年間所培養出來的一千多名學生,卻開創了一整個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一個名詞,也是當代最波瀾壯闊的設計思潮:BAUHAUS。
今天柏林著名的包浩斯美術館BAUHAUS ARCHIV MUSEUM收藏了目前世界上為數最多的包浩斯時期作品,館藏從創校的校區設計草圖,到一系列的師生作品,包括瓷器、金工、木製家具、鋼管家具、建築模型展示,具體而微地呈現了「包浩斯」作為一個工藝學校的教育載體,以及日後成為設計思潮的延伸應用,所發揮沛然莫之能禦的影響力。該美術館的建築本體是根據葛羅佩斯所留下的設計草圖所興建完成,也算是替包浩斯這個草創於德國本土的設計運動,留下一個屬於德意志民族的紀念碑。
葛羅佩斯後來流亡到英國以及美國,在那裏也開枝散葉,形成了後來的「NEW BAUHAUS」,引進了風行一時的鋼骨以及玻璃結構建築。然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才在2003年被UNESCO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以色列首都台拉維夫TEL AVIV,那裏有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包浩斯建築群叫「白城」WHITE CITY。這個為數四千多棟的包浩斯建築群完成於30到50年代之間,是二次大戰當初,一批德國的猶太裔建築師為躲避納粹政權迫害,回到英屬巴勒斯坦,也就是今日的以色列台拉維夫,所建造而成。這個占地五十平方公里的白城,充分體現了包浩斯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除了多元的生活機能之外,音樂、舞蹈、時裝設計、劇場等藝術活動,也都自然融入社區的常態生活裡。
歷史本來就充滿弔詭。今天大家在談論的包浩斯,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抽象的設計形式,而不再有應用實作的精神。九十年後的包浩斯如今成了書店櫥窗裡,各式各樣的文創商品。盛大的回顧展才剛剛在柏林MARTIN GROPIUS BAU美術館(紀念葛羅佩斯的藝術家祖父)展開,接下來還會巡迴到東京以及紐約MOMA展覽。包浩斯最終還是難脫宿命地成為格羅佩斯眼中所鄙視的「純藝術品」。
比較嘲諷的是,柏林前腳才眼不見為淨地「剷除」共產東德遺毒Palast der Republik「共和國宮」,後腳就盛大迎接包浩斯九十週年的到來;殊不知,葛羅佩斯心目中「為人民服務」的包浩斯原旨,日後卻被共產東德奉為建築的經典圭臬。剛被拆掉的前東德「共和國宮」,以及今天東柏林卡爾馬克斯大道上殘留的「KINO INTERNATIONAL」、「CAFÉ MOSKAU」,還有散落在郊區的大量集合板塊建築PLATENBAU;那些極簡的圖案以及線條,小到門把設計,大到樓梯間扶手,甚至是牆壁上的馬賽克拼貼,以及大樓側翼歌頌美好社會主義的浮雕,再再都描繪著當初包浩斯那個所來不及實現的理想烏托邦。
毫無疑問,包浩斯絕對是當代設計思潮裡,最具政治動機的一個美學潮流。從被納粹排擠,到被共產黨擁抱,再到今天被資本主義暗度陳倉為「民主美學」,我們終於明白,原來短短十四年的包浩斯教給我們的不是藝術,而是政治。政治是眾人的事,每個人都要參與;而設計,也是。
2009年9月14日
週一聽音樂 熱情無比手風琴
提到手風琴,一定要提一下理查‧蓋利安諾(Richard Galliano)。
仔細研究過手風琴後,發現他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樂器。除了鍵盤上的概念外,同時還要能將和聲轉換成按鈕符號;另外還要考慮聲音線條來調整雙手來回的音箱。一手是單音的旋律爬行,一手是和聲的配置跳躍,兩手兼顧呼吸。在手風琴的演奏中,本身就是一場手腦協調的激烈運動。
對於手風琴的認識,開始於阿根廷的探戈音樂。那種充滿性感與情愛交融的樂聲中,手風琴的音色總是將那樣的情緒堆疊到高潮。理查‧蓋利安諾的手風琴中,一定有這種魅力,並且還有大呼過癮的熱情。
Richard Galliano - Libertango
傳統探戈音樂之下,結合當代爵士的即興,理查‧蓋利安諾的手風琴,除了印象中的傳統探戈音樂,總還有更多音樂上的可能與突破。四歲就開始學習手風琴,也吹過長號,在法國尼斯學作曲;十幾歲時開始對爵士樂著迷,特別是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以及克里夫‧布朗 (Clifford Brown)。因此在他的作品中,還能聽到許多爵士樂的元素或者技巧,流竄在其中。
Richard Galliano New York Trio - Historia de Un Amor
也許音樂(或是藝術)最終並不是要去區分他的種類或是型態,而是透過這個語彙,表達我們心中的意念,回到一切的初衷,那才是藝術最難能可貴的片刻。
而這一次在杰廷的凝視不在中,無論是用鋼琴與手風琴的演出型式,或是已經發生的對談講座,或是正在熱賣的專刊,都是用不同的言語媒介,
去感受、轉換、傳達對這一段歷史、影像、藝術作品的一點想法;而杰廷就是善於這樣處理想法的音樂文化人。
期待即將到來的演出!還沒行動的朋友也別再猶豫啦!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
2009年9月11日
週末推電影柯波拉--Youth without Youth
以下文章轉貼至聯影電影
二戰爆發前夕,一位精通東方文學的年邁語言學家,在復活節當天打算自殺,卻意外被雷擊中,奇蹟似地重拾青春。除了身體回到26歲的年輕狀態,也發展出超乎常人的智力與超能力,甚至出現第二人格。此事引起為希特勒工作的納粹科學家注意,迫使他流亡海外,從東歐逃到瑞士、輾轉到了馬爾他島及印度,途中邂逅了一位與過往愛人面容神似的女子薇若妮卡,終於再度品嚐了愛情的香甜。
他在顛沛流離中,努力解析人類語言的起源,希望完成畢生的志業,但是當事業衝擊到愛情,他該如何取捨?陷入生命輪迴的同時,也陷入了一段虛幻與真實交錯的夢境,不斷接踵而來的事件,衝擊出一段穿越時空的追尋之旅。
電影教父傳奇歸來,青春猶在
柯波拉沉澱十年淬鍊出的深邃作品
故事以中國古典文學「莊周夢蝶」為創作藍本,改編自歐洲神學巨擘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的同名小說。本片是以【教父】三部曲及【現代啟示錄】等經典電影聞名全球的金獎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睽違十年的最新力作。電影隱藏了許多科波拉自身經歷的縮影,日本甚至直接將片名取為「科波拉的蝴蝶夢」。日本文壇權威作家村上龍更將本片譽為「科波拉的新高峰,一部用影像記敘文學的精湛作品。」
電影【第三朵玫瑰】以最新科技Full HD (High Definition) 規格拍攝,由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與友人合資製片,獨特的視覺風格,融合異文化、哲學、心理、宗教、神話等元素為背景,以回溯及多重影像的手法打造柯波拉獨特的幻想世界,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電影語彙。
愛情、志業、還是世俗的讚譽…
第三朵玫瑰將會綻放在何處?
導演 柯波拉的真情告白
在人生的最低潮時,友人介紹我讀了《第三朵玫瑰Youth Without Youth》原著小說,作者默西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是著名的神學家,我對這本書一見鍾情,閱讀時一個念頭閃過腦海:「也許我可以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我並沒有把這個想法告訴任何人,就開始著手準備電影的拍攝工作。
這個故事觸動了我的人生經驗,就像主角杜明尼克一樣,我對於自己在電影工作上的停滯不前備受痛苦與煎熬,特別是在66歲那年,感到異常的挫折與沮喪,因為我已經八年沒有完成半部電影了!我的紅酒事業蒸蒸日上,但是拍片生涯卻壯志未酬。
【第三朵玫瑰】裡有年邁教授返老還童的情節,他抓住意外重獲的青春時光,繼續未完的研究工作,而我也希望重回獨立電影工作者的身分。這部電影的場景設定在東歐,我一直都喜歡離開事物的中心,從洛杉磯搬到舊金山也是相同的道理。我開始嘗試買下小說版權,想像如何拍這部電影,即使根本還沒有一部電影可以讓我拍,我在筆記本裡寫下源源不絕的想法又撕個粉碎,突然間,希望出現了。
我的靈魂在吶喊,出門和朋友碰面的時候覺得整個人都輕鬆愉快了起來,因為心理藏了一個小秘密:有一部電影正在醞釀發酵當中。當腳本出來以後,我和祖父去了一趟羅馬尼亞,我們借住在一位美國朋友的家,他買下一家笨重的製藥公司正在焦頭爛額的與歐盟協商。
這給了我一些啟發:為什麼我總是陷入「大導演就該拍大成本電影」的迷思呢?我是以有如在拍學生電影的新鮮雀躍心情在拍攝這部電影,我和祖父隨處亂走,進入小說中提到的場景,就像在一場有趣的探險。一點一滴的,我腦中浮現了一個行動計畫,就是我要自己出資拍一部電影,這將會輕鬆很多,不用再伸手要錢,也不用看人臉色。我想讓一切都單純一點,當我知道計畫行得通之後,我帶了助手以及一部攝影機,開始在藥廠主人的後屋進行選角的工作。我想讓拍攝團隊近可能精簡,所以我們每個人必須負擔雙份的工作量。接著我們把所有工作人員與器材運到羅馬尼亞,等於已經跳下懸崖,這部電影的拍攝成為既定事實。
電影需要一個聰明、能靈活揣摩角色不同面向的演員來扮演主角杜明尼克,同時必須忍受好幾個小時的化妝時間,從26歲演到101歲。當我見到提姆羅斯,我覺得他是一個散發特殊氣質的迷人演員,他有很多成功的作品,同時對這個角色表達高度興趣。
我曾經在【帝國毀滅The Downfall】中看過亞歷珊卓拉拉的演出,她擁有美麗的外表,也能完美詮釋內心的波折,當你碰到這樣的演員,你會立刻知道這是一塊真正的瑰寶。拉拉在電影裡同時扮演了三個角色:蘿拉、薇若妮卡、路仳尼,目的是為了點出電影裡轉世輪迴的母題。
從電影開拍到完成一共花費84個工作天,工作人員與主要演員大多出身東歐,亞歷珊卓拉拉也擁有一半的羅馬尼亞血統。電影的拍攝面臨很多挑戰,而天氣只是其中之一,初期面臨了很多挫折也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是我們都一一克服了,最後,我必須說,這是一部令我感到自豪的電影。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導演 製片 編劇Director, Producer, Screenwriter
柯波拉是當代最受尊敬的電影大師之一,同時也是影壇暴起暴落的大夢想家,生命中交錯勝利與挫敗,雖然淡出影壇十年,但曾散發光芒仍耀眼奪目。人生轉了一個大圈之後,柯波拉又重拾年少時對於電影的熱情:他想拍一部對自己有意義的電影,反映現實生活與對精神世界的渴望,致力於使用更豐富的電影語彙。
柯波拉曾經獲得金球獎、奧斯卡與坎城無數獎項的殊榮,也曾經歷慘敗與令人心碎的悲傷。1983年,因為營運困難,他被迫放棄與喬治盧卡斯合資成立的製作公司Zoetrope Studios,也迫於現實壓力放棄支離破碎的電影夢,轉而從商經營紅酒事業來養活自己與家人。
第三朵玫瑰是柯波拉重執導筒的最新挑戰,他再次選擇了一條與好萊塢不同的道路,運用有限的資源,卻投注了最大的熱情,本片是電影教父對拍片初衷永不妥協的驕傲成果。
柯波拉─好萊塢體制裡流淌的義大利狂想血液
1939年四月出生於底特律的柯波拉,是義大利南部音樂世家的後裔,從小被當成音樂家來培養,吹奏低音喇叭和低音大提琴,九歲時他的音樂之路因為背脊炎發作而中斷,臥病在床的一年中,他開始對漫畫與木偶劇產生興趣,並嘗試拍攝八厘米的電影短片。1959年從戲劇學院畢業後,即進入UCLA攻讀電影。
他從學生時期的作品就獲獎無數,1960年代後期開始拍電影的職業生涯,與羅傑‧科爾曼(Roger Corman)一起製作獨立電影,同時撰寫劇本,他為【巴頓將軍Patton】寫的劇本,贏得了奧斯卡獎。
柯波拉導演生涯最驚天動地的成功,是1970年代的【教父】和【教父2】,他同時擔任編劇及導演,這兩部影片都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後者更成為首部獲獎的續集電影。1974年繼【教父】成功後,他的另外一部電影【The Conversation】獲得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的最佳攝影和最佳原創劇本兩個獎項。
緊接著,他著手拍攝改編自康拉德(Joseph Conrad)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的【現代啟示錄】。影片背景為越戰,拍攝期間遇到包括氣候各種問題延宕許久,幾乎所有拍電影能碰到的挫折都集中發生了,電影最終上映時,同時受到影評人兩極的評價,而且差點使科波拉剛與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合資成立的Zoetrope Studios工作室破產。科波拉帶著商業考量回來執導【教父3】,它是教父傳奇延續傳統的第三部曲,與首部睽違20年,在1990年上映。
80年代是柯波拉事業的個很重要的轉捩點,他成立Zoetrope Studios,希望能獲得更多拍攝電影的獨立性,雖然這個工作室製作了幾部膾炙人口的電影,但卻因經營不善,柯波拉最後債務纏身落寞的返回加州。
80年代後期柯波拉又重新獲得讚譽,首先是葡萄酒事業蓬勃發展,接著【教父3】上映並贏得七座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導演,讓他重回鎂光燈焦點。 1992年,【吸血鬼Dracula】也獲得了奧斯卡獎;【家有傑克Jack】與他心目中的天才演員羅賓威廉斯合作;【造雨人The Rainmaker】用新生代演員麥特戴蒙當主角,也交出了票房亮眼的成績單。
然後經過幾年的沉寂,科波拉開始雄心勃勃構思一個夢想中的原創劇本【Megalopolis】,這是一個樂觀、理想的故事,關於紐約市中心一個烏托邦的建立。需要巨星的參與和資金的投入,然而911事件的發生完全粉碎了他的夢想,讓這個企畫胎死腹中。
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介紹柯波拉閱讀【第三朵玫瑰】原著小說,才讓它從新燃起創作的熱情,一個年邁的教授遭遇雷擊而重獲青春,讀到這個橋段時他的靈魂那喊著:「我要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然後他真的做到了。
提姆羅斯TIM ROTH / 飾 杜明尼克Dominic Matei
未經好萊塢馴化英國性格男星提姆羅斯,銀幕上不羈的浪子形像令人印象深刻,1961年出生於英國倫敦,1989年在成名作【海上鋼琴師】中完美詮釋了一個不經世事的鋼琴天才,從此聲名大噪。然而由於他堅持走獨立路線,不太接演商業電影,演員的職業生涯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沉寂,中間做過超級市場員工,也做過電話推銷員。
1992年他與昆丁塔倫提諾合作震驚影壇的黑色經典【落水狗Reservoir Dog】,片中的Mr. Orange一角為他贏得了在獨立電影界顯赫的聲名和更多的演出機會,和伍迪艾倫、溫德斯等世界級大導演均合作過,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原則,為影迷奉獻越來越多經典的角色。
雖然提姆羅斯並不是總是扮演壞蛋,但在獲奧斯卡提名的【赤膽豪情Bob Boy】和【黑色追緝令】中均完美營造了深植人心的反派形象。近期成名作還有【無敵號克】、【決戰猩球】等。在第三朵玫瑰中他扮演了一個截然不同角色,故事圍繞著深情憂鬱的的主角杜明尼克展開,成功將觀眾引導進入那名敏感、脆弱、對情人念念不忘的語言學家。
其實早在剛出道的時候,提姆羅斯就非常崇拜柯波拉,看了【教父】之後大受啟發,曾親筆寫了好幾封信給他的偶像,信中靦腆的寫道:「如果你需要一名說英語的演員,那我就是你的人了。」不過當時並沒有獲得回音。一直到2005年的某一天,他的電話答錄機出現一通署名柯波拉留言,終於開啟了兩人的合作大門。
亞歷珊卓 瑪莉亞 拉拉 ALEXANDRA MARIA LARA
飾 蘿拉Laura/ 薇若妮卡Veronica/ 露琵妮Rupini
亞歷珊卓‧瑪莉亞拉拉,是近年來銀幕上最受矚目的德國女明星,美貌、性感與演技兼具。她出生於羅馬尼亞,四歲隨父母移居德國,15歲從劇校畢業後便開始演出德國的電視連續劇,首部參與演出的英語劇集是新版【齊瓦哥醫生】,她不假修飾的驚人美麗幾乎把女主角綺拉奈特莉比了下去。
2004年在【帝國毀滅】中演出希特勒的秘書,本片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讓她從此片約不斷,接著與德國一線人氣男星莫里茲布雷朵合作由徐四金編劇的【尋找愛情的下落】。新鮮的面孔與嫻熟的演技,讓她受到多位國際大導演的賞識,除了領銜安哲羅普洛斯備受期待的新作外,柯波拉看了她在【控制】中精彩的演出後,更親自去信邀她擔任新片【第三朵玫瑰】的女主角,走向國際舞台的前景更加明朗。
2008年,30歲的亞歷珊卓除了擔任了第61屆坎城影展的評委外,還與凱特溫斯蕾合作名著改編電影【為愛朗讀】,使她的名字往後在各大影展上依然會是一個熱門關鍵字。
2009年9月10日
享受生命的50種方式Part 1上集
01.收集快樂記憶
快樂是一種愛自己的表現,為自己收集、儲存快樂的感受。
記下今天發生的五件樂事,把樂事清單夾在筆記本裡,當需要打氣時,讀一讀樂事清單,重溫所有的快樂感受。
02.說說貼心語
人人喜歡貼心話,也需要貼心話,一句得體的貼心話像久旱甘霖,能適時撫慰受傷的心靈,也能鼓舞人心。
比如 :孩子我要你比我強。我要和你做一輩子的朋友。願生生世世都結為夫妻。
03.多繞一點路
新視野激發新構想,從未見過的風景往往帶來最多的驚奇。繞進最小的巷道,進去看看 ;放棄高速公路,改走多彩多姿的省道; 在目的地一公里外停車,走路前往預定地,欣賞沿路景色。
生活中充滿了無聊的瑣事,只要用歡欣的心情來面對,即使是最平常的事也會有新面貌。
比如早起向身邊的人說早安,刷牙時對著自己微笑一下,或者是高興地做一件無聊的家事。
05.不出版的地下文學
思想是一座令你意想不到的寶藏,幫自己的創作慾找到宣洩的窗口。
開始寫作可以從短詩開始,或是寫簡單日記,練習描繪自己的想法,並且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將每日的生活動態加以記錄,你會擁有擋不住的文思泉湧。
06.找人幫你丟東西
捨棄可以幫助尋找自我,列一張清單來詢問自己若失去了這樣東西,是否還想擁有。
對於許多囤積的小東西,如原子筆、剪報、紙盒、名片.…‥應該隨時分成四類 :該保留、該修理、可送人、該丟棄,然後 to do it。清除不需要的東西,是一種割愛與轉讓的藝術,沒法做到的人就讓了解你的人來幫你處理,既迅速叉有效。
07.跟爸媽聊聊家族史
關心近在咫尺的親人,珍惜彼此的感情,愛惜成長家園。
跟家人玩尋根遊戲,畫畫家庭關係圖,影印父母及小時照片,用簡單的文字敘述,讓家庭關係 更緊密。
08.為自己做一件事
找任何理由讓生活添加喜樂的音符,給自己驚奇,好好擁抱自己。
有創意就有快樂.列出可以為自己做的事情,比如 :選一件有趣的活動,一有空就去做; 每天給自己一件禮物(泡澡、聽一捲喜歡的錄音帶 );或是原諒自己的過錯。
09.每天騰出一個小時思考你的生活,可以讓人生更簡化而美好,重要的事自然而然會浮現。
比如 :每天提早一個小時下班、每天晚一小時出門上班、下班後在辦公室多留一小時、每天提早一小時起床、停止看電視、不要和別人訂午餐約會、不要約定下班後的活動.…‥,用不會被打擾的時間。
10.在家賞野鳥
想讓野鳥繽紛的生命走進家園的人,可以在陽台放個餵食台,放置水果或是五穀雜糧,只要耐心等候,不出門也可欣賞麻雀、白頭翁、綠繡眼、八哥、紅鳩的生命蓬勃。
11.消費EQ
經濟不景氣生存法則 :做預算計畫、儘快還清貸款、停止買東西、避免負債。
消費前先問自己為何要買,有沒有不必花錢的方法,或是用帶新東西回來,就把舊的丟掉的方式減少消費,也可以和精打細算者逛街,來提高自己的消費 EQ。
12.簡單穿出品味
好的衣服自己會說話。練習用新方法穿舊衣服,黑白配,是很好的方式。
13.用種子造一座小森林
將綠寶石、橘子、龍眼、柚子、桃子、李子,芒果、醡醬草的種子種下,澆水灌溉,營造隨手可得的綠意生活。
14.讓每一天都有點獨特
處處嘗新,隨著心情改變口紅、香水、髮型,或是改變乎時的服飾,穿上完全不同的服裝。活得非常 HIGH,又非常COOL!
每天花一點時間,想個人去愛。告訴三個人,你有多愛他們,讓他感覺你愛他。
16.公車旅遊家
帶個飯糰和水壺搭公車出遊,坐在最後一排,隨性下車,既可以觀察乘客百態,又可欣賞車外景緻,還可以了解這一季在流行什麼。也可以照公車路線圖規畫不同主題的景點,將郊區、市街、公園、藝文館等,組合成豐富的遊程。
17.美的饗宴
選擇簡單大方的框,將複製畫、海報、全家福、畢業照、旅遊照、自己作品、小孩塗鴉,拿來佈置居家環境,增添溫馨氣氛。
18.辦公室生存之道
動動動起來,隨時隨地伸展筋骨,改妥姿勢、做做辦公室運動、戒掉零食,藉著閱讀改變工作項目更新活力。
19.一分鐘的春天
放鬆心情,用一分鐘去感受生命中微小短暫卻美好的事物。
比如花的香味,乾淨清涼的一潭水,日出或日落,樹林的芬芳,溫暖的陽光,涼爽的和風,一道彩虹。
花點時間來聞玫瑰香,給自己一分鐘假期短暫小憩。
20.為自己記功
列出所有自己覺得驕傲的特質,所有你覺得做得好或樂於去做的事,來為自己打氣。
把自己的優點及做過的了不起的事,寫在 3*5卡片上,當妳覺得需要為自己打氣時,把卡片拿出來。
21.舉辦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教你惜物、分享物,放棄一些東西也可以降低混亂,和朋友或家人進行 (冗物交換) ,送出舊衣物,成立交換中心,同時可學到分享、輪流的喜悅,也可藉機教導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做好資源回收。
22.除舊佈新,喜新戀舊
隨身攜帶行事曆筆記本,一有想法就記下來,每年除夕當天從頭到尾再讀一遍,回味所度過的每一天與發生在身邊的事物,再重新將親友的電話謄到新的記事本中,在懷舊氣氛中迎接新年來到。
珍惜家庭團聚時刻,每年用鏡頭為全家寫下足以珍藏的日記,各分東西的親人,也可利用此時團聚話家常。
24.給自己一個戀家的理由
改變居家環境,能消除心理上的壓力,為房間與生命帶來和諧。
在環境做一點小小的改變,掛一串風鈴或擺一盆金魚,用照片、圖畫、花朵、雕塑或別致的月曆來裝飾,營造陽光窗戶新風景的好心情。
25.城市健行
到賞心悅目、習慣人們只逛不買的店面走走,如藝廊、精緻珠寶店、古董店、高級精品店,或是參觀展覽或逛跳蚤市場、博物館,逛街、賞心悅目、長見識,一舉數得。
2009年9月9日
Story of Stuff東西的故事
希望這個故事無論你曾經看過與否,都請盡情繼續轉貼。讓他不斷發酵,發酵,發酵...
可按此連結中文翻譯的PDF版
東西的故事Story of Stuff ,是在2008年登上時代雜誌環境英雄榜並且獲2008年SXSW互動網站獎由美國環保人士所做的一段 21分鐘的影片,告訴人們關於物品的真相。
工業革命以降 ,人們一直處在一個線性消費並設記得生活型態,進入20 世紀以後,大量消費的時代來臨,從鞋子到時尚還有3C都是一直線的需求,沒有轉圜;在台灣,我們很有幸的是垃圾分類這件事情媽媽們都做的非常準確,只是這樣的狀態似乎來不及應對環境的翻臉不認過往的情份。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我們一些新的想法與思維,我們可以一起為所居住的環境分擔重擔。
這是學校咖啡館與魔椅一直努力的部份,二手資源到Re-design甚至創造可以是有機設計的概念。
你可做的十種小事或大事(以下文章來自看守台灣所翻譯)
1. 降低能源使用:
我們所使用的資源以及我們產生的廢棄物,有許多是為了提供我們能源。檢視你的生活,找找看有那些可以大幅降低能源使用的機會,比方說少開車、少坐飛機、關燈、買在地的當季食物(食物需要能源於其生產、包裝、儲存與運送)、穿毛衣而不開暖氣(或穿汗衫而不開冷氣)、用曬衣繩而不用烘衣機、在住家附近渡假、在買新東西之前先考慮買二手品或借東西、以及回收。以上這些事情都可節省能源,也可讓你少花錢。而且,如果你能轉用替代能源,比如使用綠色能源公司所發的電,或者在家裡安裝太陽能版,那就太棒了!
2.減少廢棄物產生:
在美國,每人的廢棄物產生量持續在成長。(在台灣,則自1998年起逐年降低。)每一天,我們都有許多機會,在我們的家裡、學校、工作場所、教堂與社區,孕育零廢棄的文化。這需要培育新的習慣,而這很快地就能形成次文化。比如紙張雙面使用、隨身攜帶杯子與購物袋、讓印表機的碳粉夾或墨水夾重新裝填而非更換新品、廚餘堆肥、避免購買瓶裝水與其他過度包裝的產品、電腦升級而非購買新品、修復後再使用而非換新品…有太多太多的方法了!我們愈投入於再使用,抑制廢棄的行為,我們就愈能培育一個新文化典範,或者說,復興古早的檢僕文化。
3.與我們碰到的每個人討論這些議題:
在學校、在你的社區、在超級市場排隊時、在公車上…。曾有位學生問凱薩‧查維斯(Cesar Chavez;一位墨西哥裔美國勞工運動者,也是聯合農場工人聯盟的領袖),他如何進行組織工作。他回答說:「首先,我與一個人談,然後再與另一個人談。」學生再問:「不,我是問您如何組織?」凱薩還是回答說:「首先,我與一個人談,然後再與另一個人談。」這就是重點。談論這些議題,可提高民眾意識,形成社群並能激發他人採取行動。
4.讓你的聲音被聽到:
寫信給編輯,或投稿到當地報紙。在過去兩年,尤其在高爾贏得諾貝爾和平獎後,媒體已被迫要報導氣候變遷。身為個人,我們也能影響媒體對其他重要議題做更好的報導。寫信給編輯是幫助報紙讀者關心這些議題的一個很好方法,沒有你的幫助,他們可能不會發現這些議題。另外,在地報紙通常願意刊登在地人所寫的書籍與影片的評論、採訪與文章。讓我們透過這些方法,把我們關心的議題在新聞媒體上曝光吧。
5.為你的身體、住家與這個經濟體去毒:
今日有許多消費品,從小孩的睡衣到口紅,含有根本不必要的有毒化學添加劑。在買東西之前,先在網路上研究一下(比如http://www.cosmeticsdatabase.com/),以確保你不會不慎把有毒物質引入你的住家與身體。然後,告訴你的朋友關於消費品中的有毒物質。同時,質問業者為何他們使用有毒化學物質,而產品上卻沒有任何警告標示;並問問你選出來的官員,他們為何容許這種行為。歐盟已採取強力的政策,要求從許多產品裡去除毒性物質。因此,當我們的電子產品與化妝品仍含有毒性物質時,歐州的人們已可買到不含毒的相同產品。讓我們也要求政府採行同樣的政策吧。從產品生產階段就去掉毒性物質,這樣子的源頭減毒策略是確保不會把毒性物質帶回家與引入身體的最好方法。
6.拔掉(電視與網路)插頭,投入社區:
在美國,人們看電視的時間平均一天超過4小時;每天4小時的時間,充斥著我們該買那些東西的廣告訊息。這4小時的時間可以花在與家人或朋友相處,或者投入我們的社區。網路行動雖是個好的開始,但是花時間投入面對面的公民或社區活動可以強化社區,且有許多研究顯示,強健的社區是提供社會與後勤支持、增進安全與幸福的來源。強健的社區對於民主的健全與活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7.少開車、多走路…必要時來遊遊行:
汽車導向的土地使用政策與生活型態,導致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化石燃料的開採,並讓農地與荒野轉變成道路與停車場。少開車、多走路,不論是對氣候與地球,還是對你的健康與錢包,都好!但有時候,由於不當的腳踏車道或者大眾運輸規劃,而使得我們無法將車子留在家裡,這時候,我們就得遊行,參與要求永續交通運輸的行動。從美國的整個歷史來看,和平的非暴力遊行,在提升民眾對於議題的認識、動員群眾、以及傳答訊息給決策者上,扮演著強力的角色。
8.更換你的燈泡…然後,改變你的典範:
換燈泡既快又容易。相較於傳統燈泡,省電燈泡少了75%的耗能,但使用壽命卻為其10倍長。換燈泡不用花什麼大腦,但只是在這個基礎有問題的系統上的邊緣瞎忙,除非我們也改變我們的典範。所謂的典範,是對於事物的假設、觀念、信仰與價值的集合,這整個形成了社群看待真相的方式。目前我們的典範認為東西愈多愈好;無限制的經濟成長是值得追求的,也是可能的;而污染則是進步的代價。要真得改變世界,我們需要孕育出不同的典範,一個基於永續、正義、健康與社區等價值的典範。
9.回收你的垃圾…然後,回收你選出的官員:
回收可以節省能源、減少廢棄物,並減少開採原料的壓力。不幸的是,許多城市仍未備有適當的回收系統。在這種情形下,你通常可從電話簿裡找到一些回收管道來開始回收,同時你也應要求你當地的政府建立全市的回收體系。還有,許多產品(比如說,大部份的電子產品)被設計成不可回收或含有毒性物質而使得回收有害,這時候,我們必須督促政府禁止消費品裡的毒性物質,並制定生產者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的法令。所謂的生產者延伸責任,是讓生產者負起其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責任,如此那些使用毒性物質於其產品的電子公司,必須在其產品被使用者廢棄後將之收回。這賦予他們極大的動機去為其產品生產過程去毒。
10.購買綠色的、公平的、在地的、二手的產品…但更重要的是,少買東西:
對於我們目前面對的環境問題而言,消費並不是個解決方案,因為我們所需要的真正改變,即使在最綠色商店裡也找不到。但是,當我們消費時,我們應確保我們的錢花在支持環境與勞工權利的企業。要找真相,不能只看產品包裝上的模糊標語,比如說「全天然」,而是要問,它是否為有機產品?它是否不含PVC毒塑膠?此外,儘可能於在地商店購買在地產品,這可讓我們的血汗錢有較多的部份留在社區裡。
購買二手商品,可避免它們成為垃圾,以及避免產品於原料開採與生產製造等階段所產生的上游廢棄物。但是,少買東西或許是最佳的方案,因為少消費,就可減少污染,減少廢棄,減少工作時間來賺錢買東西。有時候,減少其實是更多。
2009年9月7日
週一聽音樂手風琴與鋼琴--謝杰廷
大大樹音樂網站上對於謝杰廷的介紹是「集創作編曲研究為一身的全才,悠游音樂美術建築多種藝術領域,汲取古典發展自我,呈現現代音樂多樣樂風,黑白與收放之間,無不流露專注、敏感,充滿戲劇張力的實驗風格。」很多人對於謝杰廷的認識是來自於他的鋼琴或手風琴。然而我們熟知鋼琴,喜歡手風琴,甚至可以輕易地在維基百科以及google上查到關於手風琴的各種知識與介紹——但謝杰廷的音樂或是他的演出,絕對不是能夠如此輕易瞭解的;雖說不是如此輕易,但往往一到現場聆聽謝杰廷的音樂的聽眾,一口氣就會墜入他所構築的時空中,無法自己。
而如此一來,我們也不難明白為什麼謝杰廷會創造出《凝視不在》這樣的音樂展演計畫,利用音樂對於德國畫家李希特的作品進行全新的詮釋與延伸,並在學校咖啡的地下室利用多媒體與聲音空間裝置將空間進行整體設計,要利用音樂的「時間」與建築的「空間」構築出一個能夠表達出畫家與他本身對於歷史記憶的存在與否的凝視與凝聽。
謝杰廷在音樂創作與演出的過程中,不停地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成立對角線樂團,在國際詩歌節、流浪之歌音樂節、台北電影節中演出,也與林生祥、大竹研、鍾玉鳳等優秀樂手合作,更曾經創作出令人驚豔的《顧爾德計畫》音樂;即使是到現在,他都還在尋找中,但我們已不知不覺的受到他創作與演出的吸引,亦步亦趨地跟著他往前走去。
一位舞台劇導演在欣賞完《顧爾德計畫》後告訴我們,除了喜歡杰廷充滿張力的音樂創作與演奏以外,在杰廷的短短70分鐘音樂時空中,他竟然想通了自己幾十年來都沒有想通的事情,因而淚流滿面,並且要我們特別跟杰廷說聲謝謝。我們的確很想跟杰廷說謝謝,謝謝他以時空構築者的身份,讓每天不停地跟所有人說話卻不聽話,而且也沒辦法跟自己說話的我們,得以藉由他的音樂創造出的時空與氛圍來重新找到自己,並且領略他在音樂中所傳達的訊息與張力。
這,就是謝杰廷完全不同於其他獨立樂手或是音樂創作者的殊異之處,也是我們之所以迷上他的地方。
9月18日到20日的這幾天,手風琴將伸縮出幽微光線,鋼琴將流轉出模糊身影,我們也即將在其中聆賞李希特與謝杰廷的作品,並且找到自己的記憶與歷史。
2009年9月3日
學校推薦好書阿迪與朱莉
文/王美恩
繪本和圖畫故事書的不同,在於繪本能讓讀者產生「洞察力」〈Insight〉,而這洞察力來自於簡單的文字以及有生命力的圖畫。
陳致元的《阿迪和朱莉》有這樣的效果。
《阿迪和朱莉》是一本運用「赤子之心」與「社會成見」的對照,讓我們洞察到自己對他人的成見,而赤子之心可以突破人際成見的障礙,讓人與人的相處回歸到生命本質,而非用外在條件來判斷他人。我們對他人的成見往往來自於教育,來自於家庭,來自於文化觀念,也來自於那日漸減少赤子心的內在。
兔子與獅子在生物食物鏈上是敵我關係的兩造,然而有了「赤子之心」的情誼,一切的成見與判斷框架都消失了,看到的只是雙方的生命個體。小兔子朱莉和小獅子阿迪長大後還能成為好朋友嗎?「長大」代表經過許多的社會化,「長大」代表要屈就於現實需求,仔細思索下去,這是很殘忍的發展,Happy Ending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寓意就像是人長大後,赤子之心的減少,成見、排斥、自私就會擠在人際之間;一旦自我利益備受威脅,衝突自然滋生於人際之間,「將別人踏在地上」就變成這世界見怪不怪的遊戲規則了。
找回多一點赤子之心吧!這是《阿迪和朱莉》帶給我的洞察,雖清楚已無法百分百的變回赤子,但希望自己不夠赤子心時,能有洞察,並作調整。
繼幾米、李瑾倫等繪本畫 / 作家,陳致元以《阿迪和朱莉》一書獲得國際獎項的肯定,美國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English譽為2009 NCTE Best Picture Book of the Year,在書頁的設計上以切割頁面作為兩部分小故事的發展,最後又結合成一體,相信大人小孩都會喜歡的繪本,又一台灣之光,大家都與有榮焉!
多年前,天下雜誌曾經採訪過陳致元。http://www.lcenter.com.tw/trend/FamilyDetail.asp?no=65
2009年9月2日
台北藝術節《何以如是》演後座談暨工作坊側寫隨筆
這種「鼓」是個非常年輕的樂器,名叫Hang,由一對瑞士夫婦花費十年研發,五年前才剛進入商業生產的階段(但即使如此,每年也還只是生產數百個,相當限量)。在伯恩當地的方言裡,「Hang」的意思是指「手」;而這個樂器,的確源自當地一種傳統樂鼓,由此研發。很有趣的是,透過手掌拍打的過程,Hang可以發出Do、Re、Mi、Fa、La、Ti等西方音階中的音高,但獨缺So;據說是為了樂器本身發出樂音和諧與否的考量,在創造時就如此設計。
劇場大師Peter Brook的單人表演作品《何以如是》,接連數天於台北藝術大學的戲劇廳演出。女演員米莉安‧歌德史密特(Miriam Goldschmidt)與現場演奏Hang的音樂家法蘭西斯科‧阿格涅羅,除了出席演後座談,與觀眾在戲劇廳外中庭以聊天方式輕鬆對談外;也應台北藝術大學之邀,於8/27晚間舉行工作坊,提供戲劇系所學生一次別開生面的交流機會。本次紀錄同時精簡描述工作坊的大致內容,以饗觀眾熱烈期待。
演後座談紀錄
時間:8/29 下午 14:30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廳外中庭
參與人員:
女演員米莉安‧歌德史密特(Miriam Goldschmidt)
音樂家法蘭西斯科‧阿格涅羅
Q:演出中似乎沒有打開空調,在世界各地演出都這樣嗎?
A:抱歉讓大家看戲時覺得很熱。因為北藝大戲劇廳這個場所的空調聲音較大,怕會影響演出,因此這次演出前設定強力低溫,演出中關掉空調,希望讓大家更聽得清楚演員細緻的聲音表情。在其他地方演出,並未如此。
Q:演出使用的樂器非常特別。請問有試過與其他樂器搭配嗎?或者,這是最match的方式?
A:和Peter Brook合作多年,其中有使用過非常非常多種不同的樂器,但從沒使用過這種。這種「鼓」是個非常年輕的樂器,名叫Hang,由一對瑞士夫婦花費十年研發,五年前才剛進入商業生產的階段(但即使如此,每年也還只是生產數百個,相當限量)。在伯恩當地的方言裡,「Hang」的意思是指「手」;而這個樂器,的確源自當地一種傳統樂鼓,由此研發。很有趣的是,透過手掌拍打的過程,Hang可以發出Do、Re、Mi、Fa、La、Ti等西方音階中的音高,但獨缺So;據說是為了樂器本身發出樂音和諧與否的考量,在創造時就如此設計。
Q:請問演員在此次solo演出中,有感到怎麼樣的困難嗎?
A:單人的舞台演出是一種非常挑戰自我的藝術工作。對我來說,內裡要有詩意的藝術中軸,才能有好的呈現。在這次演出中,樂手的樂器,是我的靈魂所在,同時也是時間的一部分,台上時光的一部分。
工作坊側寫
時間:8/27 晚上 18:00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T305
參與人員:女演員米莉安‧歌德史密特(Miriam Goldschmidt)
音樂家法蘭西斯科‧阿格涅羅
法文翻譯:于明珠
工作坊開始於團體聲音練習:米莉安引導所有參與學生肩並肩圍成一圈,隨機點選人員開始一個音高;接著,身旁的人「如同接下這口呼吸」一般地傳遞此音。音高盡量相同,理想狀態希望達到「同一聲音接連不斷,幾如同一人所發出的聲響連綿不絕」。第一階段暖身完畢後,所有學生依女高音、女中低音、男生等分成三組,由內而外排成三個圓圈;邏輯如前,讓「三個聲音」持續不墜,彼此聆聽彼此,相互感受呼吸。
休息片刻。米莉安建議由學生們上台演出下午觀賞的《何以如是》彩排場,選取印象深刻的片段加以即興表演;可以如她一人,也可由不同學生分飾多角,或試驗各種可能;樂手法蘭西斯科‧阿格涅羅則在一旁隨時加入,賦予演出不斷流動的韻律感。學生們在鼓勵下分批上台,有人演出「熊吼」片段,有人端作變身「女伶」,也有人化身門框,甚至上書「劇場禁止說話」的張貼紙條……。
米利安接著帶領學生進行肢體動作方面的練習:首先十人列隊一排,由站最旁邊的同學開始一個極簡單的動作,旁邊的人從原型動作開始,模仿的同時加以稍微變形,一一傳遞,並在一拍中完成,整體連綴成為極有節奏的「肢體變奏曲」。進階版本讓所有參與學生分成兩邊,從排練場的兩端各自向前,仍然持續單邊的動作變形,同時兼顧朝向「對岸」對話,並保有彈性,讓「對面人的動作」引發本身動作可能出現在感覺、動能等方面的質變。
中場休息回來後,展開「近距離Q&A時間」。米利安幽默表示:「任何問題都歡迎發問,不論是和戲無關的,或者私人方面,都可以。」在學生們的殷切詢問下,米利安對自己的成長過程、演員經歷都有所介紹:「我從小是個孤兒。所以很早就必須要學會『如何和自己相處』;小時候,我甚至會想像自己有一個姊妹,和她一起過生活。學習『如何創造、如何發明自己的生活』,是我做為一名『演員』的開始。」學生好奇指向米利安左手手腕的刺青,米利安也大方分享一次在印第安保留區的奇遇經驗:「一開始,那名印第安老婦直說『一定要為我留下些甚麼』的時候,我還猶豫不決,Peter Brook當時在身旁一直鼓勵我說:『就接受嘛!』。到了晚上,老婦帶著刺針、火和威士忌出現,在我手腕刺青,刺下這個圖案,同時對我說:『你是訊息的傳遞者,在天和地之間,所以要留下這個記號。』結束後,她覺得『缺了甚麼』,我右手食指在刺青前方點了一下,她說:『對!就是這裡!』於是又再加上這個小圓點,完成刺青。」
問答告一段落後,大家又進行了一次「三圈輪唱」的經驗,在圓滿順利的氣氛中,安靜結束這個賓主盡歡的夜晚。米利安平易近人的爽朗魅力和保持極大開放度的高度彈性,都令在座學生們印象深刻,一一排隊與她擁抱、道別。
(全文取自台北藝術節部落格)
喝飲料看電影九月電影片單
九月份的電影由音樂家謝杰廷挑選,有音樂有影像、也讀讀書聊聊天。
直到世界盡頭預告請點入---->http://www.imdb.com/video/screenplay/vi3588227353/
9/12德國之秋
法斯賓達(可點圖進入關於他詳細的介紹)
德國之秋 預告片
在這次的演出裡,杰廷以鋼琴、手風琴演奏為這個"凝視不再"主題所做的音樂。演出時,我也會投影出李希特的畫,讓他的畫成為是演出時的光線。而預錄的聲響則會透過我們特別設計的黑鐵盒傳出。音樂要怎麼表達凝視不在呢?對我而言,有些音樂總是能喚起記憶、有些音樂則無法捉摸,有些音樂是確定的、有些音樂則是不確定的,而這其間的張力就是我在李希特的畫裡所感受到的。照片畫喚起的記憶是明確的,他們卻又都不斷地往不在裡去,所有事物在記憶裡又因而是不確定的。音樂是看不見的,在李希特的畫所透出的細微光線下。
在0909凝視不在的專刊裡,除了我以凝視不在為主提寫了一篇我對於李希特畫的詮釋,
我們也邀請到文字工作者吳克希與劇場製作人陳午明從不同的角度談談李希特的畫。
我也寫了一篇關於畢娜包許的文章,我們也邀請到了文字工作者吳克希與劇場製作人陳午明從不同的角度談談李希特的畫、還有電影文學工作者吳俞萱為德國導演文德斯寫的文章。
期待大家能一起在九月到學校咖啡館看電影、在座談裡聊聊、聽音樂、翻翻我們特別編輯的專刊。
G. Richter- 凝視不在- 謝杰廷 音樂展演計畫:
沙發電影院:
9/04 Fri. 21:00 文德斯(Wim Wenders) -直到世界盡頭
9/11 Fri. 21:00 法斯賓達(Rainer W. Fassbinder) -德國之秋
(低消入場)
講座:
謝杰廷與文字供作者吳克希、空間設計師王揚恩對談李希特
9/05 Sat. 14:30 照片與繪畫
9/12 Sat. 14:30 記憶與時間
(低消入場)
音樂演出:
鋼琴 手風琴- 謝杰廷
9/18 Fri. 20:30
9/19 Sat. 14:30 20:30
9/20 Sun. 14:30
(NT450, 350(學生票) 附飲料+手工餅乾)(8/1學校咖啡館啟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