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7日

環島早餐記 . 不住

火腿蛋請改飯團鹹鴨蛋

 小的時候,路口轉角有位阿婆天天披著暮色賣飯團,冬天的時候天還沒亮,冰冷的空氣襯托著飯團攤溫暖的像暖爐,我總是透過騰騰霧氣看著那雙佈滿皺紋的手快速穿梭木桶舀飯,那些不起眼的配料就像被施了魔法,一邊被灑進飯團的時候就可以想像他們已經在嘴裡的味道,菜、花生粉、肉鬆、油條、滷蛋,沒有口味可以挑選,我以為飯團就是這個樣子。
  後來婆婆沒有再出來擺攤子了,雖然到處還是可見飯糰店,而且,加鮪魚的,加玉米的,加牛蒡的,加燻雞的,在強調個性化的時代連早餐都可以任由自己自由排列組合,雖然樂得天天變換口味,心裡想的還是轉角阿婆特有的那種味道。

  來到高雄偶然發現也有位阿婆每天和阿公一起在街角賣著飯團。


  一樣的木桶,一樣佈滿風霜的雙手,不過味道當然不同,厲害的是,這裡的飯糰加了鹹鴨蛋。


  鹹鴨蛋和其他醃漬食品一樣,最初都是為了可以長久保存食物所發明的,而飯團是人們為了方便而衍生出的一種行動式的便當,例如日本飯團便是早期武士在戰爭時所攜帶的糧食,而傳統中式飯團裡面的菜是農業時代勤儉持家的證據,那塊創造層次的酥脆油條,並不只為了把它當秦檜的樣子洩憤,油炸澱粉的超高熱量足以支撐農人在田裡一天的辛勞,(所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看部落格的人吃了飯團請多多起來走動走動),這顆遍佈台灣大家小巷的國民早點,包裹著的是前輩們的經驗與巧思。


  話說不知道高雄地區的人是不是偏好米飯較濕潤的口感,在高雄的這顆包了鹹鴨蛋的飯團並不粒粒分明,咬起來的濕軟程度非常適合早餐時候入口,不用擔心滿足了口之欲卻要腹受罪,鹹鴨蛋的香氣也在和飯接觸的時刻散開來,除了和白稀飯是絕配,鹹鴨蛋和飯團可能也是天生一對。

  飯團可以在早餐界持續屹立不搖的原因應該是方便好攜帶吧,忙碌的現代生活最適合叫了一顆什麼都有的飯團就走,但我還是喜歡好好的坐在街角品嚐阿婆用心製作的飯團,配上特製的綠茶豆漿,慢慢的也用心來迎接新的一天開始。


值日生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