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2日

週一聽音樂

即興二三事




講到即興,大家都會想到的爵士樂手在台上瘋狂演奏的樣子,究竟是在彈什麼也是有聽沒有懂。但其實即興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樣艱澀難懂,即興也不是爵士樂的專屬,今天就來解答即興的二三事。

問題一,每每看爵士樂手在台上超級投入的神情,在視覺上確實感受到他們對音樂的投入;但是,到底他們是假認真?還是真演戲?是不是隨便亂吹亂彈都可以?爵士樂中的即興到底在吹彈些什麼?

其實在聆聽爵士樂時,大家應該會發現,總是會先出現一段大家熟悉的旋律(就是這首曲子的Melody,術語稱head),然後接著就是樂手大顯身手的Solo。這一個片段的即興絕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根據剛才那段主題的和聲進行,選擇適合的用音,配合節奏與音色等變化所演奏;當然所謂適合的音就會牽涉到樂理的部分,這總是讓人頭大。有那麼一位吉他手告訴我,當年那些黑人樂手也沒懂那麼多,還不就是彈了覺得好聽就繼續。也許這就是爵士樂總讓人覺得親切又輕鬆的原因之一吧!

Stan Getz-Autumn Leaves

(1:00-2:45的即興你聽到了嗎?其實不用吵死人不償命也是一段動聽的即興片段啊!)

問題二,只有爵士樂中有即興嗎?古典樂裡有沒有?
其實在古典樂中也曾存在即興這樣的概念。17世紀時,歌手就會在詠嘆調中即興發揮;後來也應用在器樂的寫作上。在協奏曲中的cadenza(裝飾奏)就是一個要讓音樂家發揮其獨奏技巧的好機會,這時樂團會一片安靜,留給器樂家自由演奏。過去作曲家並不會在此寫下音符,而是要音樂家即興演奏;不過越來越多演奏家會留下自認為不錯的版本,再加上越來越少人能有這樣即興的能力,以致於現在我們看到的裝飾奏片段會有現成的樂譜。不過,這還是一點也不減這些演奏家的炫技魅力!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 First movement cadenza performed by Martha Argerich


當然也不是只有爵士樂、古典樂有即興。跳脫出這些框架,即興演奏還有更多可能。說穿了,即興不過就是用樂器代替語言的臨場對話。如果你已經對爵士樂的即興已經再熟不過,又或者你對即興演奏的神秘面紗仍帶有興趣,不妨這週六(3/27)來學校看看這一場,由大提琴家林惠君與鋼琴家李世揚的即興對話,為三月的學校帶來一個不一樣的春天。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