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這個微涼的溫度,讓我最近不斷想起拉赫曼尼諾夫(S. Rachmaninoff)的旋律;這個我很喜歡的作曲家,就算你不著迷他的音樂,也無法否認,他用音樂敘事的手法,總是如此動人;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電影配樂喜歡用他的作品來欺騙觀眾的感情了!
拉赫前奏曲應該是他的鋼琴獨奏作品中,最令人喜愛的形式。不用太長的篇幅,也沒有什麼特別複雜的和聲(除了因為拉赫的手很大,讓後輩練琴練的很辛苦);拉赫用簡單的旋律聲線,表達其內心豐沛的情感,大多是那樣的浪漫,像是一個流不完的沙漏;不自覺的,你的情緒也被他的音樂留在那一個時間,很難停止的。
可以是像剛剛那樣的柔情似水,旋律在左手遊蕩,不時與右手來點對唱;也可以像是這樣的放肆流動,一口氣爽快的傾洩而出。
雖然他的鋼琴作品是如此動人;但個人私心的認為,在大提琴這樣低沉又渾厚的音色中,總能把拉赫其拉扯又揪結的情感,一絲絲的傳遞。淡淡的,但後座力卻是如此強烈;淺淺的,卻在腦海中徘徊不去。
而我最喜歡的,當然就是他唯一的一首大提琴奏鳴曲!據說這可是在他19歲就完成的作品。我只是好奇,一個未滿20歲的大男孩是受了什麼啟發,讓他在這樣青春年華就可以創作出如此錐心泣血的旋律?
值日生_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