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才發現我出生的兩個月之後, 1980 年12/8 ,是JOHN LENNON被槍殺的日子。
對當時的西方樂迷來說,這是多麼讓人留下深刻回憶的一個日子。
當年JOHN LENNON 和小野洋子結婚之後,西方樂迷所下的評論是
「東方來的魔女搶走了我們的搖滾英雄。」 對小野洋子來說,就像是全世界與我為敵。
當年BEATLES的解散,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對於JOHN LENNON來說,他已經不再認定他創作的伙伴是BEATLES,而是小野洋子。
那時候JOHN LENNON和小野洋子創作了 「WOMAN」,「IMAGINE」兩首歌。
1940年10/9 JOHN LENNON 出生在英國利物浦。
1980年12/8 JOHN LENNON被歌迷槍殺。
2000年10/9 小野洋子在日本埼玉縣設立JOHN LENNON紀念館。
2010年9/30 JOHN LENNON紀念館閉館。
自從今年在學校咖啡網站上介紹了JOHN LENNON 紀念館之後,
陪酒吉他手就下定決心要在9/30閉館之前去 紀念館的所在地東京「埼玉縣」朝聖。
歷經八個小時的夜車車程,和好心的台灣友人讓我借住他家之後,終於在旅行的最後一天到達了JOHN LENNON 紀念館!! 今年9/30 閉館之後,JOHN LENNON 的歌迷和BEATLES 的歌迷們只能在 他們的音樂裡面回味BEATLES 的故事與傳奇了~~
我非常喜歡JOHN LENNON 的這幅極簡線條自畫像,讓人看見的時候就會想和這幅自畫像一樣微笑。
而且第一次看到這個圖案並不是在這個時候。
而是我的好友 藤村 真理 為了設計某圖案時給我看的。(關於藤村真理 請搜尋學校咖啡 FACE BOOK 的好友群)
這是入口處大廳的第一幅JOHN LENNON 照片。 笑著歡迎你來此參觀。
JOHN LENNON的死去,要承受最巨大悲傷的人應該是小野洋子吧。
但是在這裡我卻深刻的感受到,小野洋子多麼地希望讓大家看見的不是他的悲傷,而是他和JOHN LENNON 在一起的每一段快樂時光。
不只是對小野洋子具有重要意義,我覺得也提醒很多做音樂的人要知道一件事情。
「只有在和平的時代,我們才有做音樂的機會。」
IMAGINE PEACE TOWER ,2007年10/9在冰島的首都設立完成。中央設置的光源直徑約4公尺,高約兩公尺。上面刻著24國語言的「IMAGINE PEACE」。
是小野洋子的藝術作品之一。
每年的JOHN LENNON 的生日 10/9 ~ 他的忌日12/8這段期間才會是點燈的狀態。
不過今天的重頭戲是在於 JOHN LENNON紀念館裡面
「全面禁止相機拍攝」
看到這個標語真的是太讓人SHOCK啦~~ ( 以後再也看不到的 展覽竟然禁止拍照?! )
但究竟陪酒吉他手是要為了 維護台灣觀光客形象, 好好的遵守規定才算維護國格 ?
(PS :其實我日文講得不錯 他們都以為我是日本人 )
(PS的PS : 好友 米其曼應該會說 :「台灣觀光客形象只贏大陸客!」 )
還是為了 學校咖啡 和 陪酒吉他手的讀者們,想盡辦法也要偷拍一下今年閉館之後再也看不到的JOHN LENNON 紀念館 呢?
結果........當然是 走上「偷拍」一途了.............
( 在此 感謝 台北不來梅 米其曼傳授給我的 「 無敵觀光客模式護體!」)
緊接著,以下照片全部禁止拍攝 ~!! ( 所以很抱歉 有一些角度取得不太好~)
還有著巨大的英國利物浦的地圖! 上面標明了 JOHN LENNON出生長大的每一個具有特殊回憶的地點。
而就是這幅JOHN LENNON抱著一隻小狗的幼年照片,讓我有很多深刻的感觸。
讓我下定決心非得拍一些照片回來服務台灣的讀者們不可。
照片左偏寫的一行字是
「在我的樹上一個人也沒有,可能是我這棵樹太高或者是太低了。」
看到JOHN LENNON 御用電吉他,不把他拍下來怎麼行!?
可是卻得要膽戰心驚地小心不讓工作人員發現~~ 不然就要全部被刪除了!
左上角寫的一行字是
「I WAS RAISED IN LIVER POOL,BUT I GREW UP IN HAMBURG。 」
JOHN LENNON 在德國的期間累積了很多現場演奏的經驗與實力。
這把吉他是JOHN LENNON在此時最具代表性的吉他之一。
RICKEN BACKER的早期的型號 「325 MG」。
台灣也有一些知名樂團的樂手愛用RICKEN BACKER。
左上角寫的是
「 HE JUST LOOKS LIKE ELVIS! 」
這幅照片描述的是JOHN LENNON與 Paul McCartney ( 保羅麥卡尼)的初次見面。
1957年3月,是JOHN 16歲, PAUL 15歲的夏天。
Paul McCartney後來成為BEATLES的BASS手。 Paul McCartney是BEATLES之中最早開始創作歌曲的團員。JOHN LENNON受他影響開始寫歌。
有一段時間 兩人一起創作的作品會使用 LENNON = McCartney這樣的名稱。
這把木吉他是當年JOHN LENNON第一次用郵購買的吉他。
這是JOHN LENNON使用的第二把 RICKEN BACKER電吉他 。
1964年2月由RICKEN BACKER公司送給他得特別樣式。
一直使用到1965年12月的英國演唱會表演。
琴身左上方還貼有最後一場的英國演唱會表演時的曲目順序。
這一款式的電吉他在日本非常受歡迎的原因是,1966年BEATLES到日本舉行第一次大型演唱會時,沒有使用以往的RICKEN BACKER電吉他,而是使用了這款名為「CASINO」的EPIPHONE 半空心電吉他。原本是照片上可以看見的 SUNBURST 的顏色
(這應該是玩電吉他的人才了解的顏色名稱)
也就是最外圍是深黑色的,琴身中央仍然保持可以看見原本木頭的紋路。
但是JOHN LENNON 後來把這把電吉他漆成現在見到的原木色。
照片右上方有一個小小的黑色電吉他音量鈕。 原本JOHN LENNON將其中一個替換成黑色,進入紀念館收藏之後將原本同色系的音量鈕換上。
JOHN LENNON和小野洋子的有著迥然不同的人生。
JOHN LENNON 年幼喪父,若是沒有搖滾樂和BEATLES的成功,他很可能只會變成一個單親家庭下的不良少年。
小野洋子的家庭從曾祖父一輩開始就是日本的政治家,銀行家,家族中還有人是參與到明治維新的政治人物之一。所以小野洋子一出生幾乎就是公主。
而作為當時命運的轉捩點,JOHN 和 YOKO 在紐約命運般的會面,最重要的就是當時小野洋子藝術展覽的作品之一,「天花板的畫」。
這真的是一座很漂亮的樓梯,我衷心的希望我可以取到更好的角度來拍下這張照片。
但是若是被工作人員發現的話,很有可能所有照片都要被刪除的情況下,我還是只好把相機夾在衣服裡面偷偷地拍攝~~ 真的是 偷拍啊 ~~~!
當年JOHN LENNON在紐約欣賞小野洋子的藝術作品時,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這個「天花板的圖畫」
於是走上樓梯之後,抬頭向上看,發現天花板上好像有一個非常微小的文字。小到要用放大鏡才能看見的文字。
JOHN LENNON說:「如果我這麼辛苦的走上樓梯欣賞這個人的作品,而這個人讓我看到的是NO 或是罵人,整人的負面字句。我會立刻離開這個展覽場。但我看到的是『YES』。 我覺得OK,這還可以。 」
JOHN LENNON對小野洋子的第一印象是:原來這世界上還有腦袋比我更奇怪的人啊。
左邊是JOHN LENNON音符形狀的手工藝品,題名是為「YOKO而做的一個音符」。
小野洋子設計這個圖案的原因是,依據中國的天干地支,JOHN LENNON屬龍。
每天他對自己所烤出的麵包都感到十分的新奇而且感動。
這把吉他 的另一個名字是「 BED IN 」。
真正的GIBSON J160E,也就是BEATLES時期所使用的木吉他,在JOHN LENNON手中被歌迷偷走了。
這一把是後來JOHN LENNON 又再買了一把。並且在上面繪製了圖案 是JOHN LENNON和小野洋子的臉。
「BED IN」指 的是當年JOHN LENNON 為了反戰所做的一個公開活動之一。

這事實上這是一幅白色巨大的牆。上面寫的是 1980 12 08 。JOHN LENNON被槍殺的日子空白的含意深遠,已經沒有什麼值得贅述的了。
巨大的白色的牆上,寫的滿滿的是JOHN LENNON 曾經說過的話。
我相信在小野洋子的心中,這些話就這樣每天都環繞地在他的人生的。


離開展覽場之後,電梯上有標語寫著「THANK YOU EVERY BODY ,THANK YOU JOHN AND YOKO」
看完這個標語也會覺得有另一種依依不捨的感覺。而且好像告訴你JOHN AND YOKO 的故事也是因為有無數歌迷的參與才得以完成的。
離開紀念館之前還有紀念品可以讓你購買。
「 我相信JOHN 的靈魂還在世界上運作著,他的音樂他的思想。如果靈魂不會運作,那才是所謂的死了。
作為JOHN的精神延伸出來的紀念館如果不會動,那就不是紀念館了,而是墳墓。
我曾經向全世界宣言,我不會舉行JOHN 的葬禮。那是因為我知道JOHN的靈魂是永遠的活著的。 」

我真的很喜歡這座 JOHN LENNON 紀念館。_全文轉自在大阪學習三味線的陪酒吉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