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

週一聽音樂-與大提琴共舞的巴赫(二)




連著好幾天聽了好多樂團,整個腦子都快要爆炸一般。回到家只想一個安靜的旋律。這種時候大提琴的聲音格外適合,特別是之前與大家分享過的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

這也是為什麼他總是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對演奏者而言,有絕對的挑戰度,對聽者而言,又有無限的想像空間,最適合在夜深人靜的時刻,或是在還醒不來的早晨,回味上一個週末的苦澀美好,不論是加班後遺留的疲憊,或是剛與情人擁有一個甜蜜的假日。

Rostropovich plays the Prelude from Bach's Cello Suite No. 5


對我而言,第五號的前奏曲是最神秘,也是最讓人最神遊的樂曲。如同之前所說的,前奏曲原本就是一個讓作曲者自由發揮的曲式;巴赫在這一號樂曲中,用了c小調的神秘色彩,整個樂曲也走向一個無邊際的國度,總讓我可以很自在的享受一個獨處的時光,如同演奏這一個組曲一樣,孤獨的沒有極限,自由也沒不受拘束;這對一位每天呆坐在電腦前等老闆指令的上班族而言,是多麼重要的一個想像空間!

第五號還有個小故事。演奏這一號組曲時,大提琴的調弦會不同。對聽者來說好像無傷大雅;不過對演奏者來說是一件很頭大的事。調弦的不同,改變原本熟悉的音準與把位,就像原本使用Windos系統的人,突然要他使用Mac,得要重新訓練頭腦與肌肉,才能應付這樣的改變。

Bach's Cello Suite No. 6 - Rostropovich plays the Prélude


第六號又是另一種風情。我很喜歡這一組曲,在旋律的創作上與和聲的內容相較於之前的組曲,豐富許多;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是為了五弦的琴所寫的,所以用現代僅有四弦的大提琴演奏,難度的也特別高。

Rostropovich plays Bach's Cello Suite No. 6 -Courante + Sarabane


今天為大家演出的可是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羅斯托波維奇(Rostropovich)(可不要跟我說成蘿蔔絲啦!)這位俄國音樂家,在浪費與霸氣之中,找到了一個平衡。若是想聽大提琴的作品卻不知道該參考那位演奏家的版本時,看到他的名字就一定要先朝聖一下。最近誠品精選1999-2008的專輯中,赫然發現一張台灣人演奏的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全集也入選了(阿阿阿~非廣告時間,不過好像有折扣,有興趣的朋友有福了!)。

星期一在巴赫X羅斯托波維奇中,展開美好的一天。最近天氣多變化,大家保重啊!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