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9日

歐洲遊記

CIMG4047.JPG (image)
前情提要 : 這是一位堅持理想爵士歌手Alison Yeh在歐洲所寫下的一些札記,不以遊客的心態書寫,她再十二月份也被一位歐洲及受敬重的吉他手受邀至西班牙與倫敦參加巡迴演唱會的神秘嘉賓,我們很開心有Alison 讓我們享受爵士樂新的且自由聲音,沒有被框架沒有包袱。 11/15她會來演出,靜靜的期待中..........學校咖啡館小玉
[CIMG4047.JPG]
“Freelance Musician"是我這次發現的新大陸。
讓我對“樂手“有個不一樣的體認。


跟古典樂相較起來,一位住在英國summerset的巴西樂手跟我說到
“We Jazz musicians are all a bit like stray dogs!“
引來我的一陣苦笑。


相較於古典音樂已系統化的教育方式,又或說是"orthodox"(“正統“)的音樂(!?)
爵士樂確實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都試著在街坊巷弄打聽“小道消息“來汲取我們想要得到的養分,學校教的爵士樂並不能保證你的未來,你必須要自己去尋找那個吸引你的groove。

幾位在這次旅行中遇到的樂手(他們喜歡別人稱他們“樂手“多過於“演奏家“,後者會讓他們不自在。)他們像是家鄉的“幽靈人口“,住在家鄉到十幾二十歲,之後就隻身前往心目中嚮往的國度,5年10年回老家一次是正常,用手機永遠找不到他。


昨天在北義遇見他,隔天他已在前往上海的路上。
或是,如果他跟你說,他正在南義搭船準備要去希臘,一點都不用意外這樣的回應。


並且他會外加一句:“請用email跟我聯繫“,然後你會發現他2個多星期後才回你的email,常常是很急的事,而你卻沒有任何辦法找到他,這真會逼得你抓狂!


收起樂器箱,一袋裝著護照文件的資料袋,簡單的換洗衣物,他們隨時都可以出發......


我在義大利遇到的蘇格蘭歌手現在已在上海,希臘歌手現在在倫敦,西班牙吉他手在紐約.....
並且都只是這個星期或是3天內的旅行,幾天後又會全部大洗盤。
你懂我的意思嗎?
他們並不是非常有名,或是應邀參加巡迴演出,他們是在創造自己的演出,供應自己的曝光,
簡單的說,他們給自己工作,擁有“近乎完全“的自由。


之餘一個在"事業導向"的教育體系中成長的我們,是很難想像這樣的工作形態,又或是緊接而來身旁至親好友提出的問題是“這算是工作嗎!?“


遇到這種時刻,引用一位紐約樂手的說法“或許我口袋空空,但到40歲之前,我已靠著我的吉他遊歷20多個國家,生命的經歷無法取代,待在同一個國家存錢投資到老的滋味我不懂,但那不適合我。“
我不知道是否有他們的勇氣過那樣的生活,但是他們充滿故事的神情已經迷倒了我。


於是他們彼此問候的方式多了一句“are you also a freelance musician?“


他們走遍世界演出,跨過各樣新鮮的文化....後來我發現,他們是一群“爵士樂手“。


當中有Benny Golson的義大利指定吉他手, Chet Baker 1984~1987晚年合作鼓手,Scott Hamilton的巡迴鼓手, 替Cassandra Wilson安排演出的企劃人員,Joe Pass的學生,同時也是西班牙辦爵士樂學校最久的創辦人Fernando Marco.....


如果你喜歡聽爵士樂,這些名字可是一點都不陌生,而在歐洲一一遇到他們時,令我好奇的是他們的演出日記像是環遊世界的手札,他們充滿生命力的鼓舞旁人追逐心中的夢,會讓你打從心底敬佩他們如何面對生命的方式。


在舞台上,他們是這些爵士樂“巨星“的sideman,而在幕後他們是這些巨星的摯友。
你可以輕易的聽到某一天George Benson跟他們其中一位借了吉他在台上玩了什麼樣的句子,
也可以聽到某位樂手回憶起他跟Ray Brown如何溝通演出。
這些人物突然之間就像是正坐在你家後院打盹......


拿掉台前的光環,我們可以在巴塞隆那的一間咖啡店討論混過佛朗明哥血液的爵士樂到底還算不算爵士,或是上星期有人把Dindi作成Funk加上弦樂。


沒有人會再去區別文字上的定義,或許這樣有會引起美國“爵士樂文化衛道主義者“一段激烈的辯論。
但在歐洲,爵士樂儼然成了世界民族音樂的調味料,只要你“言之有理(樂理)“,不是玩“商場遊戲“,這裡絕對有你的發表空間,相信我,他們喜歡玩真的!


3個星期前,我寄了一封email給他們當中一位已在巴塞隆那定居25年的紐約吉他手Dave Mitchell,他當時正要前往紐約演出三個星期,我想請教他如何以樂手身分拿到西班牙工作簽證,並定居25年。兩天後他回信了。他竟然回答"Alison,你問錯人了!我是一位這裡定居25年的觀光客!"聽到真是跌破眼鏡,這代表每三個月,他就必須飛離歐盟國家一次,而他還是這麼做,並且一做就是25年。這也不難怪那位巴西樂手會說"爵士樂手可真像是一票流浪狗!"。


寫這篇文章的同時,讓我憶起大學的時候讀了Jewel Kilcher在她的“spirit“世界巡迴演唱會時所著的"追逐黎明"。


當中一篇提到在後台的某個時刻讓她想起年輕的時候為了到某個國家去收集創作靈感,由於她沒有醫療保險,竟然在雪地當中因為重病發燒昏倒在地,我十分納悶她都已經是位歌手了,怎麼還會發生這種事,而在我遇到這群樂手時,他們回答了我長久以來的疑問。


這是真實可能發生的,他們可能只有在自己原本的國家有保險,這說來是有點現實生活中的辛酸,但是我想他們從不認為自己貧窮,相對的,他們可自豪得很!


“此事與任何地點或所處的地位毫不相關。無論你是貧或富,有一百萬種方法可以讓你缺乏勇氣,但想要展現英雄氣概的法子也一樣多。現在我懂了。“---擷取自<追逐黎明>(商周出版)


或許某些人天生就流著流浪的血液,並且也伴隨著充足的勇氣支撐一切的到來.....

2009年10月27日

享受生活的50種方式
part 2第二集

http://troglopundit.files.wordpress.com/2009/10/margecover_32547.jpg
Marge Simpson on PlayBoy
瑪姬辛普森就是壩子的媽媽,Hommer的太太!! 她為PlayBoy請解羅衫!!!
今天是美麗的星期二,通常也是一個忙碌結束。看完Marge清涼照希望為今天帶來一個美好的結束。我們要繼續上回的享受生活的50種方式 剩下的25種。


26.用音樂洗滌靈魂
買張有特殊放鬆音效的唱片,海濤聲或山泉聲,(學校有賣青蛙聲的專輯!)用這樣的音樂當背景,在家裡野餐。或是唱首鍾愛的歌,買一張喜愛歌手唱的歌,跟著大聲嘶吼。

27.收集幽默
笑是傳染病,隨時來點歡樂,能讓生活更有勁。工作時積極面,多注意成就感,把正面的回饋當作努力的目標 。每當想要大笑一場,就有很棒的材料可以交談、交換。

28.搭老公便車回家
善用塞車時間.互吐酸甜苦辣,彼此鼓勵、關懷對方,相處機會多,自然能同甘共苦。

29.享受洗澡情趣
每次洗澡都能滌淨一身壓力疲勞,又能營造生活樂趣。可以用滴香水、點燭台、放音樂、擺鮮花的方式營造氣氛 ;或是在不同季節選擇不同色系、造型的沐浴用品,創造視覺饗宴; 用溫泉或海水的浴鹽,在家裡享受徜徉山林海邊的樂趣;用香氛療法讓身心乎和,抒解壓力 ;在水中按摩手掌虎口,及腳底中心穴道,讓身心更健康。

30.體驗平靜
人在掌聲、激情、緊張、歷經喧囂之後,是需要放鬆的,洗泡沫浴、在床上看一本好書、用耳機欣賞最喜歡的音樂,這些能帶你逃離現實生活,成為你體驗平靜的錦囊妙計。

31.開一個主題 party
舉行一個主題派對,邀請好朋友或愛侶的好朋友參加,請每個人帶著自己最喜愛又能表達特殊情感的一篇散文或一首詩,在宴會中加以朗誦。

32.做惡夢大賽
全家一起來發表夢境,以及逃出惡夢的方法,如此孩子不但不怕做惡夢,還會有點期待做更可怕的,好來和別人的惡夢較量。

33.希望銀行
為自己列張願望表,列出十件可行、想做、會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再為自己列一張夢想表寫出十項不實際卻好玩或快樂的事情。把這兩張表存在自己的希望銀行裡。然後真正地去實踐。

34.拜訪大自然
大自然是最美的月曆,四季充滿著聲色動感,欣賞自然的獻禮,只要準備放大鏡、紙筆、照相機,公園路邊,隨處用心,簡單描述周遭景象,準備自然觀察圖鑑釋疑,你也可以成為自然觀察家。

35.跟自我約會
新發現的解放感會讓頭腦清醒。
離開原來的日常環境,一人獨自出外旅行,到自己從未去過的地方,戲慰和不熟悉的人物、景物接觸,一個人單獨地玩。

36.經營家庭遊戲空間
全家一起分享工作和休閒,選擇固定的夜晚,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合力做完家事,任務完成後,一起上館子或看錄影帶,全家一起玩遊戲慰勞自己,共度有趣的夜晚。

37.溫柔天使就是你
練習做別人的小天使,分享溫暖分享愛。
不論是幫忙做家事,或是送同事加油打氣卡、更有心者可以發起小天使活動,用行動熱愛生命,讓自己發光發熱。

38.送禮三心《用心、關心、貼心》
禮物,會讓妳想起某個關心妳的人,建立了兩個靈魂的和諧關係。自己動手做的禮物富有生命與活力,你可以在流行雜誌裡找到靈感,把它當成全家人的活動,也能省下一些錢。
無形的禮物 (比如一句忠告,讚美的話) 則能啟發生命,帶來更多共鳴。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享受送禮給喜歡的人的樂趣。

39.為配偶做些事
2分鐘的肩頸部按摩,請另一半幫你洗頭。每天有段相互傾訴的時間。兩人一起參加喜歡或一直想學習的活動,把對方優點列出來,每隔一陣子用小紙條寫上三、四項,放在屋子的不同角落幫他做些他需要的事,願意犧牲一些讓對方高興

40.為孩子寫本愛的日記
在孩子零 ~三歲的時候,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記錄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也可以將對孩子的期待寫進去,當孩子長大後,當作他的生日禮物。

41.做一個未來夢
在清晨及深夜想像自己的未來,每個人今天都比明天年輕,所以既是年輕人,就要有年輕人的作為,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

42.森林深呼吸
索取區公所、國家公園所製作的路線圖,進入登山步道、漫步清幽小徑,來一次森林浴。
擁抱大自然,難易不同,先由大眾路線入門,再進入健腳路線。

43.創意盒子
利用家庭或團體聚會,為菜單、休假方式進行腦力激盪。
每月月初,花20分鐘把每星期至少要做的休閒活動安排好,買一些自己喜愛的活動入場券,承諾自己一定要出席。

44.在收藏中記憶旅行
旅行時做旅遊筆記,用文字或塗鴉記錄旅程點滴,收藏單據牌、票根、旅行飯店或餐廳的火柴盒牌、行李牌回來後用彩色筆在照片後面寫生話,寄給親朋好友,代替千篇一律的明信片問候。

45.單車遊街
每星期選一天騎腳踏車 ,遇到很吸引你的地方, 就停下來駐足欣賞一番。

46.找個醫生交朋友
他能耐心傾聽病情,清楚告訴你可能的病因,當要採取某種治療方式時,不管是打針或手術,也會與你討論可能出現的問題。 如果病情無法徹底解決時,還能提供轉科諮詢給你最佳照護。

47.睡得舒服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沒有這三分之一,就沒有其它的三分之二,充足和高品質的睡眠,才是一天精神的最主要來源。

48.創造家人共同記憶
用不同的聲音、影像、氣味來紀念共同相處的節日,不一定要隆重舉行慶祝,但一定要色香味俱全,中秋節的月餅與月亮,過年熱鬧滾滾,透過不同記憶,讓家庭共同的記憶更加豐富。
49.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做一名愛心股東,告訴自己 :我可以多做一些。
需要義工的場含有 :圖書館還書上架、撿取公園內亂丟的雜物、幫助中風的病人、為盲人誦讀書本及雜誌、認養家居附近的公園綠地、捐血、義務為鄰近的小孩當家教、探訪監獄.替鄰居的老者跑腿,陪伴話家常,打開別人心內的門窗。

50.列喜歡清單
每一件喜歡的事都讓人心情舒暢、歡愉,但是人總是注意自己所缺乏的,總是忘記自己曾擁有的、曾享受的,藉著回味喜歡事物的遊戲,可以幫助自己看清周遭,使我們感恩,微笑面對所遇到的一切。





2009年10月26日

週一聽音樂

性格爵士女伶 - 妮納西蒙


上週末看了我很喜歡的女歌手巴奈的現場演唱;表演時唱了一首她自己也很喜歡的一位爵士女歌手的曲子,曲名我有點忘了;但那個爵士女伶的名字不僅牢牢記著,她的許多音樂與過去的點滴,不斷浮現。這一位有著強烈性格,還彈了一首好琴的爵士女歌手,Nina Simone.星期一的早晨,就先來首有點鄉村歌謠的Nina Simoen醒醒腦吧!

Nina Simone - In the morning


會讓我印象深刻,其實不是她的聲音,而是她的琴聲。彈了一首好琴,頂著美國音樂名校茱莉亞的光環,演奏鋼琴對她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特別是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的想法其實相去甚遠,能成功跨越兩個領域的人寥寥無幾;Nina Simone不僅能自在悠遊,甚至用音樂與歌聲,為當時的黑人人權運動大聲的宣告她的堅持。60年代,她更積極參加許多種族運動,並且演唱了許多有關敘述非裔美國人在種族不平權下生活的歌曲。

Nina Simone - Love Me Or Leave Me


這樣一位為人權奮鬥的民族勇士,她的個性就像她所演唱或演奏的內容一樣,有那麼一點性格、主見,並不是那麼容易妥協的強勢,風格雖不至於強烈的太奇怪,看也不難想見她也不是個好惹的傢伙。大概也是因為這樣乖僻,她的詮釋總是帶著一點罷氣,不拘泥於某一種形式的演唱方式,時而低吟、時而奔放,時而溫柔,讓音樂多了一層不同顏色的薄紗,若隱若現中,看見一個音樂家與音樂交融出更多豐富的色彩。

最後獻上的是Nina Simone的成名曲,在帶一點甜味又不覺膩的歌聲中,佐上她自己所演奏的琴聲,像是滿天的星星,微微的發光卻不刺眼的,繼續閃爍著。
Nina Simone - I Loves You Porgy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

2009年10月21日

學校校貓札記.第一篇

這半年,相信大家都已經對這幾隻學校咖啡館的校貓在後院的屋頂上跳來跳去的身影除了驚呼~"有貓"之外,
也多了一份熟悉及關心,謝謝大家都會拿著相機到後院為他們拍照,即使冒著被阻止的狀況.............
今天介紹 "校貓" 基本成員
右前方: 貓媽媽
共生了6隻小貓,是第一隻來到學校棲息的貓,左邊一號及左後方的小三花是他帶來的第一代小貓。
稍遠的大白臉我們推斷是貓媽媽的伴侶。

2009年 七月份我們發現貓媽媽失蹤了一段時間,就開始擔心他是不是再度發情,九月份她就帶著大肚子回到學校後院的日式屋頂上,生下下圖的其他三隻小小貓,因此TNR的速度我們必須腳步加快。

本篇札記我們要介紹關於TNR--街貓結紮放養 的簡單說明。

簡單的說明就是在生命教育之下,我們對於流浪動物作的人道作法,以結紮代替大量撲殺的方式控制流浪動物的數量。
以台灣為例,民間 棄養 的狗貓佔了流浪動物的八成,這樣的比例是沒有加上讓自家狗貓在沒有結紮的狀況在外面傳宗接代以及無法可管的民間繁殖場恣意棄養"種貓","種狗"的比例。


站在學校校貓餵養者的立場,我不建議每個人都要做TNR,但需要每個人都盡量知道TNR對於社會及生命教育的正面意義,有些人會持首流浪動物應該要有他們基本的生育權的立場,那是在一個如果被棄養的流浪動物不佔全部比例的八成及其他人為主觀因素的立場上 可以成立,只是因為人為主觀的因素無法在現實面上被正視及尊重生命的價值觀無法從上一代傳承到我們的下一代,我們需要支持這樣的責任。
我們可以做什麼? 請支持TNR街貓結紮放養,無論你是再心底默默支持或是捐飼料給基金會或是愛心媽媽,那都是一種態度。

許多動保團體會有很多關於流浪動物每年被安樂死的數據還有棄養動物的種種原因比例,那個數據不會在這裡出現;但事實是,寬廣的心還有對任何狀況少一點點的批判,多一點自由的心思還有尊重,其實恐怖的數據會慢慢下降,生活中會常常感受生命的愉悅,就像某個學校咖啡館的同學說 : 在學校,我感受到完全的自由.............竟然連貓看起來都這麼自由, C'est La Vie~

(上圖的籠子就是誘捕龍,我們先以食物又倒的方式讓他們習慣在籠子裡進食,然後再試著在貓咪進籠子吃飯時悄悄的把門關上帶到獸醫院結紮。學校咖啡館的校貓們有很好的飼料及罐頭和預算,請大家放心,只要在心底為我們加油,可以順利捕捉並結紮這群可愛的貓!!
)
下面有更清楚的TNR說明,如有需要可以轉貼,註明出處即可
截至今天(2009/10/22)我們順利誘捕了貓媽媽,他現在在木柵的文心動物醫院將住院六天,我們會再去把她接回繼續再學校咖啡當一隻稱職的校貓 !!

























TNR詳細說明:
誘捕、絕育、釋放(Trap Neuter Release,簡稱TNR),是一種取代安樂死的人道管理和減少流浪犬和流浪貓數量的方法。TNR藉由施以絕育手術,使之無法繁殖。自從1980年代後 期和1990年代早期以後,這種方法在美國逐漸地得到廣大的認同。然而,TNR仍然存在一些非傳統方法使TNR無法被普遍性地接受。

近年來在美歐有些TNR的團体,他們改稱CNR(捕捉、結紮、放回原處,Catch Neuter Return,簡稱CNR),他們認為用捕捉比誘捕好聽,放回原處比野放更合乎這活動的實際義意,這個稱呼的改變使字面的義意更接近實際的活動,更接近人 道的作法。(以上文字來自wikki)

當一群流浪動物依靠資源駐留於當地,往往因為沒有結紮的緣故,無限制的繁殖增加數量,當資源不足以支撐整個族群生命所需,將會產生攻擊行為及族群外移,造成社會問題。

透過結紮(以雌性動物優先),將可有效的抑制動物於每年所繁殖出龐大的生物數量,而結紮的同時亦可進行流浪動物體檢,將有問題的流浪動物移出當地地區,而 沒有問題的流浪動物則於當地釋放。一個地區所能供給流浪動物生活及駐留的資源是有限的,透過這些沒有問題的流浪動物,將當地生活所需資源給佔據和以流浪動 物的地域性將其外來未知的流浪動物給驅趕出去,讓地區中流浪動物個體的遷移降至最低。

通常結紮過得流浪動物不會受到發情的影響造成攻擊行為,而穩定的流浪動物個體亦有助於義工進行衛生控管。
一個地區如果能有效結紮70%的流浪犬。那之後這些流浪犬的族群有可能下降。這個方法已經在希臘、義大利實行過。洛杉磯在一九七一年處理十一萬隻狗,低成 本的結紮方式推出後,到一九八六年數目下降到只剩一半[1]。加拿大溫哥華一九七六到一九八四的八年間,被處死的狗由八萬降到九千隻以下。

優點:
1. 犬貓有強烈的地域意識,絕育可能可以逐步遞減該區流浪動物的數目。
2. 無需大量殺戮,以科學的方法持續控制繁殖,符合和平友愛、慈悲共容的人道精神。
3. 透過CNR計劃的推廣,居民有機會接受愛護動物的公民教育。
4. 同時顧及流浪動物以及社區居民兩者的福利。
5. 可降低相關部門於流浪動物捕捉,安樂死等方面的經費支出
6. 固定地區流浪動物族群,利於衛生管理及控管

缺點:
1. 無法防止流浪動物攻擊人事件發生
2. 目前社會尚無法全盤接受CNR論點。
3. 需時間部署配套的社區教育工作,以杜絕棄養情況以及接受絕育的觀念。
4. 需有社區義工及民間資源之抑注,提供長期紮根的絕育及教育服務。
5. 需長時間執行,流浪動物數目並不會短時間驟減。

歐洲遊記

Empoli車站

車廂內傳來陣陣燃油的味道。
隔壁的乘客開始一陣騷動。
不久,聽到廣播指示大家下車
準備換到另外一個月台。


又來了!
義大利的政府真的是出了名的“有效率“!
只差三站就可以回到住處,
但是看來要等上一段時間。


我們開始挪動腳步起身換到另一列火車,
到達另一端的月台才得知我們會搭乘Euro Star的頭等車廂,
那麼,我想這可以平衡一下大家心中的不滿,
再怎麼說,我們剛才可是搖搖晃晃了3個小時,
坐在"每一站都停"的“平民車廂“。


“平民車廂“有很多穿著“西裝“的扒手,這就算了,
外面攝氏42度以上的氣溫,車內的冷氣卻因為乘客不多,
完全沒有開!也因此充斥著一股不好聞的異味,
剛上車的時候真的很不習慣,後來坐久了,
可能也跟天氣太熱有關係,頭暈暈的,
也就對於那股奇怪的味道失去感覺。


車上有著匈牙利人,背包客,
一個看似來自東非的婦女抱著手中的嬰孩,
嬰兒一直哭個不停,婦人開始很兇地試著讓她停止哭鬧,
大聲謾罵的聲音整個車廂都聽得見,無法辨識那是什麼語言,
但卻是我生平第一次聽到一個語言會令我感到毛骨悚然,
聽起來像是咒語,後來每隔20幾分鐘她就會大聲的吆喝她的"咒語",
聽聽也就慣了.....


平民列車繼續開,我一路想著自己怎麼會在這裡,
怎麼出現在這裡的?
一切依然像是午後的白日夢那般的平淡,
沒有完全調好的時差還在作祟,
我也不是很清楚此刻自己為何出現在這,
一切發生得太快,我2星期內被通知要到Toscana報到,
summer courses的負責人並不知道會有亞洲人來,
我必須在2周內辦好簽證和所有文件,外加訂機票,
所以我覺得這一切除了是奇蹟,沒什麼好解釋的。
畢竟時間太趕,我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會順利到達Toscana,
別說是義大利,可能連出國都希望不大。



窗外的景色不是那麼的賞心悅目,
這裡是介在Firenze和Siena之間的車站,
並且離這兩個觀光據點都有一段距離,
你問住在北義的義大利人知不知道Empoli,
他們都不見得答的出來。
離開了Firenze這個充滿文化古蹟的城市,
Empoli車站真的沒有什麼好拿出來提的,
除了火車軌道兩側廢棄的工廠,
車站內睡在角落的流浪漢,
整個地方瀰漫著一種怪異的氣氛,
像是被隔離的城鎮,
不但沒有設計感可言,
地方像極了時空倒退30年的市容。


這比我前天去Certaldo鎮上一個愛爾蘭酒吧點了一杯美式咖啡,
他送來了一杯Espresso和一杯熱開水還來得令我驚訝,
但這是我的錯,絕對不要在以Espresso著名的國家點Americano!
你會惹怒了義大利佬。我以為我只是想偷偷喝一杯,
還特別從山腰上下來,走到靠近車站的愛爾蘭酒吧,這樣因該不會被抓到了!
好幾天在山上,熱情的大家不停地請我喝當地酒莊釀的酒,
只因為我成了這個小鎮上的奇景。幾乎沒有東方人來過這裡,就可以猜想這裡有多偏僻。
太多的紅酒,我的身體不是很能適應這種“以酒代水“的喝法。
因此特地找了理由躲到山下,吃點“垃圾食物“和喝杯Americano,沒辦法!我還是一個吃潛艇堡和三明治長大的小孩,請原諒我加入沒有飲食文化背景的一員。



穿過2個月台,到了另一個列車的頭等車廂,
“列車搶修中,煩請所有的乘客等候片刻。“廣播說到。
進入車內,對面坐著一對夫婦。
我一心只想著飛奔回去,因為不想錯過晚上的音樂會,我已經訂好票了的!
窗外的車站人員,和一些工程人員忙進忙出,但是看樣子真是有得等。
突然對面的義大利夫婦說話了,他們用著英文慢慢的問我是來自哪裡,
我像他們表示義大利文我可以通。
於是他們開心的問我是不是跟朋友一起來旅行,我回答是自己一個人來,
他們好奇的繼續問"Taiwan"是哪裡,我也不知如何解釋,後來一旁有乘客回答是Cina"
(“中國“的義大利文),我試著解釋台灣是台灣,但是後來發現還是算了,怎麼解釋他們都不怎麼了解。
他們遞給我一粒薄荷糖說到"再等一下就好了,別急!"
八成他們看穿我在趕時間,然後又問到“你是作什麼的?“
我高興地回答我是cantante(歌手),在義大利你可以非常自豪的說自己是歌手,
並且如果你不是唱聲樂的,可以更自豪,因為聲樂家滿街都是。
“你可以為我們唱一曲嗎?“義大利夫婦這樣問。
“天哪!這樣不好吧!車上還有其他人,你們是認真的嗎?“我說。
“是的!請唱吧!“
只見四周的乘客開始鼓掌開心的看著我。
深吸一口氣,我唱到
"I'm gonna love you like nobody's love you,
come rain or come shine.
high as the mountain and deep as the river,
come rain or come shine......


I guess when you meet me it was just one of those things,
but don't ever bet me, cuz' I'm gonna be true if you let me.....
..........
身旁一位乘客開始用腳打起拍子,大家也跟著拍手。
他們的表情讓我覺得像是置身在天堂一樣美好,
我就是一個再平凡不過,愛唱歌的歌者;而他們就是單純享受當下的旅客。
一切是那樣自然地發生.....
" you gonna love me like nobody's loved me,
come rain or come shine,
happy together, unhappy together and wouldn't it be fine.


Days maybe cloudy or sunny,
we're in or we're out of the money,
but I'm with you always,
I'm with you rain or shine.....
shine......
I'm gonna love you rain or shine。“


一陣掌聲從車廂頭傳到車廂尾,
他們就是這樣不吝給人鼓勵,給人掌聲,
這真是再奇妙不過的經驗了。



謝謝你們!在Empoli的乘客!
或許我們一生就只有這麼一次見面,
但是你們不知道你們就是給了我多大的鼓勵。


隔天這對夫婦真的到了Certaldo來看我們晚上的成果音樂會,
給了我心頭滿滿道不盡的溫暖。上到山上真的不容易,卻還是來了。


這個車站成了我旅行中一段溫馨的插曲。
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2009年10月19日

週一聽音樂-與大提琴共舞的巴赫(二)




連著好幾天聽了好多樂團,整個腦子都快要爆炸一般。回到家只想一個安靜的旋律。這種時候大提琴的聲音格外適合,特別是之前與大家分享過的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

這也是為什麼他總是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對演奏者而言,有絕對的挑戰度,對聽者而言,又有無限的想像空間,最適合在夜深人靜的時刻,或是在還醒不來的早晨,回味上一個週末的苦澀美好,不論是加班後遺留的疲憊,或是剛與情人擁有一個甜蜜的假日。

Rostropovich plays the Prelude from Bach's Cello Suite No. 5


對我而言,第五號的前奏曲是最神秘,也是最讓人最神遊的樂曲。如同之前所說的,前奏曲原本就是一個讓作曲者自由發揮的曲式;巴赫在這一號樂曲中,用了c小調的神秘色彩,整個樂曲也走向一個無邊際的國度,總讓我可以很自在的享受一個獨處的時光,如同演奏這一個組曲一樣,孤獨的沒有極限,自由也沒不受拘束;這對一位每天呆坐在電腦前等老闆指令的上班族而言,是多麼重要的一個想像空間!

第五號還有個小故事。演奏這一號組曲時,大提琴的調弦會不同。對聽者來說好像無傷大雅;不過對演奏者來說是一件很頭大的事。調弦的不同,改變原本熟悉的音準與把位,就像原本使用Windos系統的人,突然要他使用Mac,得要重新訓練頭腦與肌肉,才能應付這樣的改變。

Bach's Cello Suite No. 6 - Rostropovich plays the Prélude


第六號又是另一種風情。我很喜歡這一組曲,在旋律的創作上與和聲的內容相較於之前的組曲,豐富許多;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是為了五弦的琴所寫的,所以用現代僅有四弦的大提琴演奏,難度的也特別高。

Rostropovich plays Bach's Cello Suite No. 6 -Courante + Sarabane


今天為大家演出的可是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羅斯托波維奇(Rostropovich)(可不要跟我說成蘿蔔絲啦!)這位俄國音樂家,在浪費與霸氣之中,找到了一個平衡。若是想聽大提琴的作品卻不知道該參考那位演奏家的版本時,看到他的名字就一定要先朝聖一下。最近誠品精選1999-2008的專輯中,赫然發現一張台灣人演奏的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全集也入選了(阿阿阿~非廣告時間,不過好像有折扣,有興趣的朋友有福了!)。

星期一在巴赫X羅斯托波維奇中,展開美好的一天。最近天氣多變化,大家保重啊!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

2009年10月15日

10/16沙發電影院

http://zinema.files.wordpress.com/2009/02/theox-bowincident.jpg
10/16 無法無天 (The Oxbow Incident)
導演:William A. Wellman
演員:Henry Fonda、Dana Andrews

《無法無天》,又譯《黃牛慘案》。不同於一般西部片中誰槍快誰就是王法,本片反而在控訴私刑的無道,讓人省思什麼叫法治,什麼叫勇氣。導演沒有把群眾描繪成純粹激情無理性的暴民,有領導,有組織。並將逮人之後到用刑之間的延宕拉長,每一步都看似理性實則荒謬;每一刻似乎都有可能發生轉圜,免去一場悲劇,但有心的人卻只顯得無力。片子雖短,但好似慢步走向無可避免的悲劇,而所有觀眾都要一同承擔。

2009年10月14日

歐洲札記

Espresso


(文/Alison)
關於咖啡。
覺得是個非常個人的私密感官記憶...


第一站落腳處,Certaldo。
傍晚帶著極度疲憊半闔的雙眼,
無論如何也要喝一杯道道地地的espresso。


當剛煮好的espresso送到面前,
一剎那間,
它像是夏卡爾那充滿童話性的奇想,
悄悄溜近喉嚨,
讓人想躲在自己的空間發出一聲好笑的怪叫,
並且打個奇怪的嗝。


後來無論是在Roma, Siena, Firenze,
我到處品嚐不同的咖啡師父做的咖啡,
不同的力道,
如果要說有什麼不同,
應該是水質和氣候的差異
而呈現不同的風味。


水質其實是絕對性的影響一杯咖啡的口感,
尤其是喝espresso的時候特別明顯,
在加了砂糖後更是如此。


北義的口感比較接近我國的咖啡口感,
然而南義的做法才是大家趨之若騖學習的對象。


北方可能是接近其他歐洲國家,
同時又有米蘭的緣故,
不知為何,那樣的感受比較城市,
也比較冰冷,
咖啡的酸度較高,
當滑近口中時,
水質感受比較重,
也或許是心理作用,
南方人確實溫和可愛許多。




第一次喝咖啡是中學的時候,
14歲那年把咖啡當水喝,
那時候台北市在東區有家羅丹咖啡,
我跟最要好的朋友總是在週末,
扮演起“小大人“品嚐咖啡,
想當然爾,是有喝沒有懂,
但是卻成為習慣,
還因此送過醫院一次,
因為喝太多傷到胃。


這樣的習慣沒有停過,
幾乎每天都會隨3餐奉上一杯。


當時從羅丹咖啡開始,
只是喝些“咖啡飲品“
(調味飲料),
漸漸地,發現參了牛奶的咖啡無法滿足我的味蕾,
開始喜歡喝黑咖啡,
喜歡喝非洲的豆子,或是義大利的豆子。


非洲會隨著產地的不同,
口感有許多的層次,
有柑橘的味道,
檸檬的味道,
甚至是有桑葚的味道....
非常迷人的夏日記憶。


義大利的豆子,
氣味有濃濃的焦炭味,
總覺得要來支雪茄....
或是純度高的黑巧克力,
似乎比較會聯想到秋天或冬天。


到義大利的時候,
咖啡之所以迷人,
是因為每個人不同的做法,
讓每一杯的記憶都像是非洲的色澤那樣的跳躍,
卻又有穩定度存在,
時而詼諧,時而幽默。


離開了義大利到西班牙時,
西班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沒有把咖啡當一回事!
你無法在義大利找到大型的咖啡連鎖店,
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西班牙雖然不多但還是可以看到,
當然裡面坐著的客人,
我猜想大部分是來商務旅行的美國人吧!
西班牙似乎並沒有咖啡文化,
令我十分吃驚,
以為多多少少會有地方特色的咖啡存在,
但是這樣的想法當到達Barcelona就完全的幻滅。


在一個早晨,
我在一間位於西班牙南部castellon的咖啡店,
打算用個早餐,
我點了一杯cappuccino,
結果他們不知道該怎麼作,
送上來了一杯espresso上面加了一大堆的鮮奶油,
和一些肉桂粉當topping,
據我所知,加了鮮奶油的espresso是con panna,
而出現在我眼前的是....
當然我還是喝了。


餐後大家還是會來杯espresso,
或許是我的第一杯espresso是在義大利,
那擺在我面前的西班牙espresso令人一點都提不起勁來。
喝下去時,真有那麼一點少了什麼。


但是以餐後的grappa(雖然這還是義大利的文化) 來說,
西班牙人以他們道地的酒來作選擇的還是較多的。


雖然很多人喜歡喝虹吸式咖啡,
它把分層拉開,讓層次感更多,
但是我前一陣子卻因為一位是廚師的朋友而迷上了“手沖咖啡“,
手感更細緻,也不會像americano那麼的淡...


咖啡的路徑之所以私密,
我想是因為像是一首曲子,
你對於它的記憶是因為當時的時空氛圍,
可能是某個人,
某個街角,
不是那麼單一的味蕾記憶而已。


我的....
則有著唸書時的反骨,
有著在一場混亂中長大的童年,
有時背景是滔滔不絕的大談女性主義,
有時是放空,
有時候是知道該在何時堅強.....
但多部份的時候,
我總是在自己更確定此刻的時候,
用一杯加了1/3砂糖的espresso送給自己渡過一個獨處的下午....

2009年10月12日

週一聽音樂

VIC MOAN 法國大叔

http://www.images-chapitre.com/ima2/original/726/230726_2715838.jpg
還記得前陣子我們曾經介紹的--Phillippe Katerine , 一個身兼舞台劇演員與歌手且在法國極具受歡迎的粉紅緊身衣阿伯 ?! 今天週一聽音樂在一個真的有秋天氣息的感受中,帶來一位同樣是法國人的大叔 VIC MOAN。首先他不是在法國大紅也不是太多人知道他甚至他的音樂網站加入的人數都不多,有樂評家說 : VIC MOAN是一個難得的歌手及作曲者,Make love when listening to this album..........
VIV MOAN的聲音渾厚,曲風是典型的法國味搖滾,音樂中你可以聽見電提琴還有長號與VIC MOAN的聲音唱出那份惆悵與幽默交織的大叔哲學!!
唱出其實每個人愛的既不是別人也不是自己的存在感,終究, 大叔的音樂有著適合在陰天聽的態度並且把因天轉化成晴天的弔詭!
至於我,我想跟他在FaceBook上做朋友,如果有一天他想到台灣玩耍,學校就請他到這裡唱出那份存在又如不存在的哲學!!!!!!
http://starball.free.fr/index_fichiers/image007.jpg (裡頭的大提琴手是一另一個大叔vincent segal,也擔任許多獨立音樂的演奏者)
http://www.videostatic.com/photos/uncategorized/sebmartel_motus.jpg吉他手 seb mortel

以下同時附上歌詞,

Soul Kiss


my soul for a kiss , I don't want to miss
it's dark in your heart I look for a spark

my soul in the woods I am caught with the goods
it's dark in your mouth the fire is out

my soul for a kiss I don't want to miss
my heart in my knees I shake with the breeze

my soul for a sqeeze I'm swinging from trees
I'm just one more guy who is lost in your sigh

baby was an only child...

you know my heart is burning my head is always turning when you walking by you make an grown cry

my heart is in your pocket take the key and unlock it
you are in for a surprise if you look into my eyes

you know my soul is a flame and i call out your name
I am buring up in the night and you know that ain't fight

won't you lister to my song because soon I'll be gone
I's just a lonely spark shooting out of the dark.

my soul for a kiss I don't want to miss
It's dark in your heart I look for a spark.

今年的新曲 很有趣的MTV


對音樂的浪漫我不斷的看見不是在這裡被外表所囿或是市場需求所被餵養的音樂。

這個大叔在台灣也許不會有人仔細聆聽這樣的音樂,只是,我們都要讓自己在每個程度上的心被打開,聽聽除了餵養我們的那些主流外的音樂 !

祝一周愉快 試試幾天不要看電視,是另一種享受生活美感的方式

明天週二 我們會把上回剩下享受生命的五十種方式的下半部。。。。

2009年10月9日

學校咖啡館週末推薦去處

週末除了到學校咖啡館享受幽閑,看看學校後院的學校校貓表演在屋頂上翻滾,跟家人在這裡看書之外,學校今日精選了以下去處 :

台北市民生東路2段120號2樓
tonpa 北風藝廊 拍攝的 P1140383。

田園城市 後地方 : 地方性的逆轉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61



知名線上設計傢俱購物網站W-design 展示品一折出清,趁便宜快去 !
華山藝文中心旁邊


演奏會 :
10/17 男聲合唱團體(請點圖)
http://www.taipeimalechoir.net.tw/image/index/index_01.jpg

10/18曾經也到學校演出的雅菁
節目圖片

青康藏書房--有趣且溫暖的二手書店
北市永康街75巷19號(就在學校咖啡旁邊)
10/13讀書會

Happy Weekend!!!!

本週假日特餐有馬鈴薯香料雞!!



學校咖啡館

2009年10月8日

10/9沙發電影院

桂河大橋


本月由一人出版社劉霽一手選片, 在學校咖啡館與海邊的卡夫卡重溫好萊塢的黃金年代 ,
這是一場 從"影迷"一書開始而延伸的活動 , 從西線無戰事 , 桂河大橋 一路到一夜風流 , 朱門巧婦 ...一些你以為大家都看過或至少聽過的電影名字 ,而這些電影名字又是許多我們崇拜的的導演霍是演員或說出影響他們的電影名 .... 的確 , 那個黃金年代沒有現在的科技 , 卻因為受限於科技而產生電影及述說故事本身的魅力與故事背後所要表達的內涵 , 不管是戰爭或是情慾 甚至存在價值(這個命題同時也是"影迷"一書不斷在辯証的議題)

今天 , 週四 ,可能我們都在為著存在價值而忙碌 甚至 連提早下班都沒有個準 , 請記得提前想想週末你要為自己的存在做些什麼更具價值的貢獻 ?!

一人出版社 學校咖啡館 還有海邊卡夫卡 在十一月, 提供很過去很過去很過去的老電影 , 也許喚起青春的記憶 , 也許這些電影比你的年紀還大 , 不過 , 這就是電影的公用 ,讓人在黑暗中 , 再摸索一次關於生命的模樣與觸感 , 也同時逃開現實的擠壓 ..

以下 我們先介紹明天要播的桂河大橋-------

英國導演大衛連(David Lean)執導 。故事是描述一個被日軍俘虜的英國軍官與其部下,被迫替日軍在山林中蓋一座大橋的經過,在造橋的過程中,英軍開始因為築橋工作的使命及成就感,而逐漸降低對日軍的敵對意識,在影片最後,前來援救的美軍,準備炸燬剛完成的桂河大橋,築橋的軍官開始動搖了,他想保護橋墩,卻又意識到自己最初的身分。在矛盾中猶豫不決,最後在迷茫的打鬥中倒下,誤觸了炸彈開關.....

這部片幾乎沒有戰爭場面,也沒有所謂的壞人,每個角色各有堅持跟理念,但在戰爭的背景中卻都只顯得荒謬。片末較為中立的軍醫高喊著「瘋狂、瘋狂」,隨後響起大家耳熟能詳的輕快口哨聲,讓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威廉荷頓健美俊帥,風流倜儻,很典型的美國男性楷模,無怪《影迷》中將他形容為某種比現實更具強烈具體的存在。但在本片中,他扮演的卻是千方百計只想求生的反英雄,或者換個角度而言,戰爭中哪有英雄,能活下來的就是英雄。

2009年10月7日

歐洲札記

自德意志捎來的靈感


"Hi Alison,
ah... you ask about my life recently.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interest.
It's like everyday life... Work, eat, sleep... But! There's still some music........
warm regards,
Johanna"

===================================
KEYWORDS:
Johanna Schirmacher
German
definitely got the sense of humor....
a teacher for English commercial correspondence
===================================

一直到待在 Certaldo 的最後一晚,
我始終沒有機會聽到 johanna在參加jam session時的歌聲.....

這是一趟很短暫的旅行,卻帶給我很多深層的衝擊,許多曾經看似是錯的事情在那片土地上卻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
回來一個月,在整理所有訪問影片的過程中,許多的靈感不斷的流失,像是把空氣打進一個破掉的輪胎一樣,怎麼充氣都沒有用。

我試著在Gilad Atzmon的留言,Dave Mitchell每隔4天左右寄來的電子郵件,或是Sofia Grande每天提的project當中穿梭,時而翻出明信片,時而倒數著訂機票的日期,沒有抄完的樂譜堆得一地都是....


但不知道到底是什麼不見了,而我在尋找的又是什麼?

心裡好害怕失去那個好不容易找回來的靈感。

直到
一封Johanna從德國寄來的郵件.....

當中這位少說有45歲的婦人分享著她近來的生活,
信中提到她最近的生活並不是那麼的"jazzy"
她正準備著11月合唱團的音樂會,而她們唱的其實是古典樂,
一首Maurice Durufle在1947或是1948時所作的一首曲子。

氣候漸漸轉涼,冷颼颼的空氣有點令人開始想念在義大利山上的夏日時光...

是啊!我也好想念那樣的夏天...

我們在Siena的廣場偷了些許的閒暇,
聊著彼此的早晨是如何渡過,
在走完幾個廣場後,Siena的Piazza del Campo是比較貼近"現實世界"的一個廣場,
如果用畫作來比喻,Siena的色澤沒有佛羅倫斯的彩度來得鮮豔,
或是擁有那樣深刻的筆觸,
卻是毋庸置疑的有著釉彩濃厚的氣息。

那個下午,我感覺有點迷失,或許是幾天前的佛羅倫斯帶給我的太多,令我有些消化不良,
而緊接著又是另一個城市,這不會是我偏好的旅行方式,個人比較喜歡在定點待上3個月的旅行,雖然上一次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在johanna的字裡行間,我找到了我在尋找的聲音....

快樂

沒有更美麗的辭彙來形容我在尋找的東西,只是單純的快樂。

在義大利上課的期間雖然短暫,但是我的"同學"們的生活態度,成了我眼前美麗的奇景,

在60位一起上課的同學裡,我是唯一來自亞洲的人聲。

當中有來自英國的小學老師Kate,
已經70歲的Isabelle是70年代在英國當紅的歌手,
還有跟我們大家一樣付了學費,卻只是來陪著她的先生來上課的瑞士夫婦,
這還不夠,
其中一位21歲的英國女孩Lianne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鋼琴演奏者,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她有嚴重的聽障問題,我想在她心中音樂的聲音是否比我們任何人所擁有的還來得強烈,足以讓她鼓起勇氣追隨那樣的"calling"......










她們來到這裡,
通過了錄取,
但只有極少數是真的以音樂為主要的工作...
她們出現在這....
純粹是因為她們熱愛音樂,
然後她們想要“做得更好“
所以她們出現在這。

在我的腦還裡,已經被訓練到一聽到音樂,立刻想著它的走向適合什麼樣的市場,
可以如何包裝,或是畫面性夠不夠。
這些其實不是我的工作,但是我們身為表演者多少也是要考慮到這個部份,
只是有時候確實抹煞了一些原創的美,而我們稱這些為“些許的妥協“,
殊不知這些一點一滴的妥協正吞食著我們心中愈來愈模糊的界限,
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 我們並不快樂, 才知道,那條畫在“大眾市場“與“純原創藝術“的界限早已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非要等到這時候,我們才曉得,我們不知不覺的屈服在市場底下,
在這裡我們不能全盤否認市場,相反,我們可以去平衡這當中的關係。

3個星期前,曾經在一月來到Ecole認識的女孩lisa,邀請我一起去聽了一場講座,
地點在民權西路站的Mirasol,一個佛朗明哥教室。
我非常興奮,畢竟剛回來,我巴不得再邂逅一次那樣的文化記憶。

在場有邀請到一位在北藝大的講師,
當中提到"performing art"(表演藝術)的概念及佛朗明哥文化之間的衝突。

引述她的說法,1850年開始有的佛朗明哥,其實是一種“自足完滿“的藝術形態。
“自足完滿“指的是她並不需要觀眾,純粹是由一群喜歡這樣文化形態的表演者自行圍成一圈,
而進行的藝術。

舞者其實是為了完成佛朗明哥最重要的精神---音樂,使之更加完滿的一環。
與一般藉由市場化之後,以為舞者才是佛朗明哥主角的認知完全不同。
當這樣的文化從西班牙南部開始往大城市走,甚至要搬到紐約的舞台時,她開始有了觀眾,
開始有了藝術經紀公司的介入,甚至是票房壓力,這樣的"內文化"像是個單純的南方女孩抱著幻想衝進大城市,莫名的被異己文化對待後,那般的不知所措。
而表演藝術形態的發展往往是隨著觀眾及市場的需求在做改變。
保存或尊重原有文化的原創性只能倚靠一些歷史文字記錄來"追憶"她的原貌。
世界所有的東西都在變遷,或許身為表演者不得不要有這樣的自覺,與其說"自覺"太悲觀,
不如說擁有這樣的認知,可以跳出過往的框架尋找更合適呈現原創文化風貌的介質。






那個在Siena恬靜的午后,
我漸漸的想起來了,
我們沒有聽眾,
沒有市場介入後不合身的糖衣,
站在廣場的一角,
哼著最挑起心弦的曲子....
譜寫個人的冒險經歷,
給彼此一盞微笑的光點,
然後將這樣的光源繼續傳下去.....

我們以為45歲"應該"正在工作,不用對音樂太用心。
以為70歲“不需要“對生命的美好充滿熱情,
以為"聽力上的障礙"會將我們與音符隔絕,
以為我是亞洲人,所以我“無法“呈現道地的爵士樂,

如果70歲還在英國努力爭取舞台的機會,
45歲每個星期在德國參加jazz jam sesssion,
而21歲等待躍登紐約的爵士舞台,
那麼,我們任何人真是一點藉口都沒有。

2009年10月5日

週一聽音樂-打開眼睛[歐噴愛]



整個中秋在南部度過,非常幸運的還能烤肉賞月過中秋。大家小時候一定都有聽過不能”指月亮”這件事,不然就要”拜拜吐口水”。究竟這是從何而來已經不可考。不過,有個樂團非常有夢想的,想要呼叫月亮!很可愛的一首歌:

歐噴愛-招潮蟹(草地音樂節)


歐噴愛看似一個激情又曖昧的團名,其實是英文Open Eye的直譯,從創團歌曲”六舅媽”,一首描寫愛上自己六舅媽不倫戀的社會奇特現象,要帶大家到不同的世界睜開眼睛,娓娓道出別人不好意思開口的愛恨情仇(像是麋鹿愛上自己老闆聖誕老公公的辦公室戀情等)。大家也來看看,到底”塑膠味”又再描寫那一段動人的情愛故事呢?

歐噴愛【塑膠味】MV完整版


不要看他們那麼愛搞笑,每個樂手都是硬底子、深藏不露,有人唱片入圍過葛來美獎、也有電音DJ達人、還有做過九降風的配樂等等。歐噴愛就像是生活中的另一個出口,能夠暫時拋開大環境的束縛,用更童趣或輕鬆的態度,去看待許多事情背後的不一樣;當然也有像這次在小草地上,為大家帶來很久沒聽到的哈囉歌。

歐噴愛-【哈嘍歌】



其實今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看颱風到底來不來?(應該是很關心有沒有放颱風假吧!)想到老莫帶來的威力還餘悸猶存,許多重建的工作也都還沒有眉目,怎麼下一個又要來攪局?大家一起動用正面能量,在心中用力祈求,颱風不要來,台灣平安!

雖然沒法放到颱風假,但至少還有這些可愛的歌曲陪伴我們,讓我們也一起張開眼睛,與歐噴愛一起搜尋別人沒看到的新鮮事。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