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8日

化學變化般的人性



人性向來就是一件奇妙的事。同樣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但這統一的軀體之下,卻各自想著不同的事。把人性放在醫生這個攸關生死的行業中,顯得格外血淋淋。不過在這不是要來諷刺醫界文化,而是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和別人,在人性的交錯之下,造就了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


(文/棣棣,東吳社工講師)
人性中有天使與魔鬼,怎樣讓自己和他人的天使常跑出來?人性中的理性和感性,怎樣可以讓兩者是協調的?

這是看完《醫生這件事》的第一個思考。

作家是華裔越南人移民加拿大的第三代,林浩聰,是一位在多倫多的醫師。短篇小說的集合本,以醫療情境為場景,以醫生和病人為角色的故事。不是大家熟悉醫院相關小說的ABC----白色巨塔中的權力鬥爭劇情,而是描寫醫病關係,以及醫生間檯面下很細緻互動的感受,可以看到微妙的人性轉折,可以看到善惡在內在像化學變化一般的流動。

醫療情境有著緊湊的氣氛,而醫生的專業又猶如「上帝」,處理生死,充滿著壓力與權威,冷靜與理性就成為醫師的專業性格。感性被壓抑習慣的人,會有怎樣的生活與思維?

作者也去突顯「過程取向」和「結果取向」的人的思考,以及行事風格的差異。重視過程的人,總是很享受做事的細節與感受面的事,或說活在當下,勇於挑戰無意義的現狀;而重視結果的人,常為取得結果而有「不擇手段」或忽略真實感受,不敢講真話;重視結果的人看重旁人的評價,看重擁有的成就,而享受過程的人,比較在意個人內在的成長,以及喜歡尋求意義。這兩類人或許會在一起談戀愛,會在一起共事工作,會在一起患難與共,會在生活中偶有交會,作者想講兩者的不同形成許多的人際的或內在的衝突。

許多社會主流價值是較功利,是用結果論英雄,只要競爭激烈,資源有限的情境,就會激發更多人的「結果取向」,台灣社會是,許多強烈資本主義國家是。我想兩種取向都在人類內在,端視我們所處的情境如何讓它們各自發展,這就是人性吧,人類要突破人性的限制,就是要有自覺力,以及改變動力,但,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