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4日

有所不為

by 簡銘甫


前陣子法國議會以些微票數通過了總統薩科奇的提案,允許更多商家可以在週日營業,立意在於鼓勵消費,提振經濟。這種「挑戰傳統」、「史無前例」的開放政策是否能有效刺激經濟,在法國民間引起極大爭議,但看在我們亞洲人眼裡反而不明白,「為什麼星期天不能營業?」

在歐洲生活久了,許多約定陳俗的規矩,雖然與我們的價值觀格格不入,但確有發人深省之處。到過歐洲城市觀光的人總不免抱怨,這裡商店太早打烊,週日常吃閉門羹。週日是傳統歐洲基督教徒上教堂做禮拜的神聖日子,如今傳統不再,但精神上仍是全家團聚的休假日,可以一起外出,一起吃飯。法國要開放週日營業,無疑是破壞了基督教世界好幾百年建立起來的默契,茲事體大。

反觀我們台灣社會,如今商店標榜「全年無休」只能算是基本服務,廿四小時營業更是時勢所趨。整個零售業像是毒癮上身般,競相擴張「極限營業」的尺度,彷彿一列失速破表的火車。我們的社會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消費需求?或者大眾的消費需求需不需要被節制?就在歐洲打算打算打開潘朵拉盒子的同時,我們亞洲社會反而更需要反思。

量變終究會造成質變,許多界線原本不該跨過,再發現為時已晚。巴黎的溫州人半夜在公寓裡加工成衣、柏林的土耳其人紛紛開起夜間雜貨店。當歐洲各大城市裡的超市,從原來營業時間的下午六點,延長到八點,再到夜間十點甚至午夜,我們才驚訝發覺,即便文明高度成熟如歐洲,最後還是不敵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而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是什麼?很簡單,就是人性的貪得無厭。

如果有人想在午夜買瓶酒,超市提供夜間服務又何妨?如果有人在假日逛街時想買一雙鞋,百貨公司又幹嘛大門深鎖?但就因為某人的一瓶酒,使得超市店員必須輪班或是加班工作;就因為某人的一雙鞋,門市小姐必須犧牲假日而無法跟家人出遊。這裡面的價值衝突,熟輕熟重,完全取決於所在社會的成熟度。

歐洲有一個廿四小時的電視頻道叫做EURONEWS。這個頻道於1993年成立於法國里昂,其新聞內容以歐洲為主,但是報導對象涵括全球五大洲。該電視台以八種主要歐洲語言播報,其中包括阿拉伯語,而且新聞播報皆以旁白配音,不設主播。這個頻道最特別的是,在每節30分鐘的新聞末段,都會有一兩分鐘的「不設評論」NO COMMENT,純粹呈現原始新聞畫面以及臨場收音,不做主觀剪輯。這樣的「純新聞」節目出現在歐洲,一點都不讓人驚訝。

不過歐洲人也是凡人,像EURONEWS如此標新立異的「中性」頻道,在各大收視意見調查中敬陪末座,還常被譏評為「無聊」、「單調」;即便是歐洲各國的晚間新聞聯播,如果少了精心設計的佈景或是帥氣美麗的男女主播,想必收視率也不會太高。但我相信歐洲人如果看過台灣的新聞播報節目,也就不會再批評自己的新聞無聊單調了。

台灣的電視新聞畫面也算是「極限演出」的一種,上下左右都有跑馬字幕,每條新聞都蓋上了頭條新聞的大章。再加上主播們臻入化境的比手畫腳以及看圖說故事能力,一連串的語助詞「哇賽」、「唉呀」、「這個」、「那個」的,觀眾真的不知道自己在看的是整人節目還是購物頻道。未來還聽說有剛成立的電視台要製作「擬真新聞」,打算把所有社會新聞都用3D電腦或是真人演出「重建現場」,聽來讓人驚駭莫名。我們冷汗直留地想問,這列失速的火車究竟要衝向哪裡?

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是個有著六十年歷史的權威大報。這個報紙的編排向來以嚴謹著稱,頭版新聞從來不刊登照片(除了1990年10月4日東西德統一,以及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大樓恐怖攻擊之外),印刷也全用古典歌德字體,數十年如一日。一直到兩年前,他們頭版開始刊登照片,並且改用較容易閱讀的印刷字體,沒想到引起全國讀者的強烈反彈。報社宣稱是順應時勢,讀者則滿腔憤怒地高喊:把我看的報紙還給我!

有所為,有所不為,仰仗的是人的良知。而良知是一條看不見的防線,有的人不加理睬,有的人終身不越雷池。由此所造成的社會價值觀改變,是福是禍,所有人都要共同承擔。

最近歐洲的許多現象讓人不安,歐洲人似乎在全球化的浪潮裡進退失據,不但超市愈開愈多,商店愈開愈晚,各式廉價商品傾巢而出,物價的兩極化空前未有。反倒是像台北這樣一個重度消費的城市,如今出現愈來愈多個人化經營的商店,他們選擇假日不營業,也調整出年度休假的時間表,要顧客稍安勿躁。期待這樣的質變,有朝一日也能逆轉成為量變的現像,風行而草偃。

資本主義不是洪水猛獸,人的慾望才是。社會制度沒有規範的,不妨就從人心先開始。

2009 for PPAPER BUSINESS
簡銘甫及其遠方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