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 這是一位堅持理想爵士歌手Alison Yeh在歐洲所寫下的一些札記,不以遊客的心態書寫,她再十二月份也被一位歐洲及受敬重的吉他手受邀至西班牙與倫敦參加巡迴演唱會的神秘嘉賓,我們很開心有Alison 讓我們享受爵士樂新的且自由聲音,沒有被框架沒有包袱。 11/15她會來演出,靜靜的期待中..........學校咖啡館小玉
“Freelance Musician"是我這次發現的新大陸。
讓我對“樂手“有個不一樣的體認。
跟古典樂相較起來,一位住在英國summerset的巴西樂手跟我說到
“We Jazz musicians are all a bit like stray dogs!“
引來我的一陣苦笑。
相較於古典音樂已系統化的教育方式,又或說是"orthodox"(“正統“)的音樂(!?)
爵士樂確實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都試著在街坊巷弄打聽“小道消息“來汲取我們想要得到的養分,學校教的爵士樂並不能保證你的未來,你必須要自己去尋找那個吸引你的groove。
幾位在這次旅行中遇到的樂手(他們喜歡別人稱他們“樂手“多過於“演奏家“,後者會讓他們不自在。)他們像是家鄉的“幽靈人口“,住在家鄉到十幾二十歲,之後就隻身前往心目中嚮往的國度,5年10年回老家一次是正常,用手機永遠找不到他。
昨天在北義遇見他,隔天他已在前往上海的路上。
或是,如果他跟你說,他正在南義搭船準備要去希臘,一點都不用意外這樣的回應。
並且他會外加一句:“請用email跟我聯繫“,然後你會發現他2個多星期後才回你的email,常常是很急的事,而你卻沒有任何辦法找到他,這真會逼得你抓狂!
收起樂器箱,一袋裝著護照文件的資料袋,簡單的換洗衣物,他們隨時都可以出發......
我在義大利遇到的蘇格蘭歌手現在已在上海,希臘歌手現在在倫敦,西班牙吉他手在紐約.....
並且都只是這個星期或是3天內的旅行,幾天後又會全部大洗盤。
你懂我的意思嗎?
他們並不是非常有名,或是應邀參加巡迴演出,他們是在創造自己的演出,供應自己的曝光,
簡單的說,他們給自己工作,擁有“近乎完全“的自由。
之餘一個在"事業導向"的教育體系中成長的我們,是很難想像這樣的工作形態,又或是緊接而來身旁至親好友提出的問題是“這算是工作嗎!?“
遇到這種時刻,引用一位紐約樂手的說法“或許我口袋空空,但到40歲之前,我已靠著我的吉他遊歷20多個國家,生命的經歷無法取代,待在同一個國家存錢投資到老的滋味我不懂,但那不適合我。“
我不知道是否有他們的勇氣過那樣的生活,但是他們充滿故事的神情已經迷倒了我。
於是他們彼此問候的方式多了一句“are you also a freelance musician?“
他們走遍世界演出,跨過各樣新鮮的文化....後來我發現,他們是一群“爵士樂手“。
當中有Benny Golson的義大利指定吉他手, Chet Baker 1984~1987晚年合作鼓手,Scott Hamilton的巡迴鼓手, 替Cassandra Wilson安排演出的企劃人員,Joe Pass的學生,同時也是西班牙辦爵士樂學校最久的創辦人Fernando Marco.....
如果你喜歡聽爵士樂,這些名字可是一點都不陌生,而在歐洲一一遇到他們時,令我好奇的是他們的演出日記像是環遊世界的手札,他們充滿生命力的鼓舞旁人追逐心中的夢,會讓你打從心底敬佩他們如何面對生命的方式。
在舞台上,他們是這些爵士樂“巨星“的sideman,而在幕後他們是這些巨星的摯友。
你可以輕易的聽到某一天George Benson跟他們其中一位借了吉他在台上玩了什麼樣的句子,
也可以聽到某位樂手回憶起他跟Ray Brown如何溝通演出。
這些人物突然之間就像是正坐在你家後院打盹......
拿掉台前的光環,我們可以在巴塞隆那的一間咖啡店討論混過佛朗明哥血液的爵士樂到底還算不算爵士,或是上星期有人把Dindi作成Funk加上弦樂。
沒有人會再去區別文字上的定義,或許這樣有會引起美國“爵士樂文化衛道主義者“一段激烈的辯論。
但在歐洲,爵士樂儼然成了世界民族音樂的調味料,只要你“言之有理(樂理)“,不是玩“商場遊戲“,這裡絕對有你的發表空間,相信我,他們喜歡玩真的!
3個星期前,我寄了一封email給他們當中一位已在巴塞隆那定居25年的紐約吉他手Dave Mitchell,他當時正要前往紐約演出三個星期,我想請教他如何以樂手身分拿到西班牙工作簽證,並定居25年。兩天後他回信了。他竟然回答"Alison,你問錯人了!我是一位這裡定居25年的觀光客!"聽到真是跌破眼鏡,這代表每三個月,他就必須飛離歐盟國家一次,而他還是這麼做,並且一做就是25年。這也不難怪那位巴西樂手會說"爵士樂手可真像是一票流浪狗!"。
寫這篇文章的同時,讓我憶起大學的時候讀了Jewel Kilcher在她的“spirit“世界巡迴演唱會時所著的"追逐黎明"。
當中一篇提到在後台的某個時刻讓她想起年輕的時候為了到某個國家去收集創作靈感,由於她沒有醫療保險,竟然在雪地當中因為重病發燒昏倒在地,我十分納悶她都已經是位歌手了,怎麼還會發生這種事,而在我遇到這群樂手時,他們回答了我長久以來的疑問。
這是真實可能發生的,他們可能只有在自己原本的國家有保險,這說來是有點現實生活中的辛酸,但是我想他們從不認為自己貧窮,相對的,他們可自豪得很!
“此事與任何地點或所處的地位毫不相關。無論你是貧或富,有一百萬種方法可以讓你缺乏勇氣,但想要展現英雄氣概的法子也一樣多。現在我懂了。“---擷取自<追逐黎明>(商周出版)
或許某些人天生就流著流浪的血液,並且也伴隨著充足的勇氣支撐一切的到來.....
讓我對“樂手“有個不一樣的體認。
跟古典樂相較起來,一位住在英國summerset的巴西樂手跟我說到
“We Jazz musicians are all a bit like stray dogs!“
引來我的一陣苦笑。
相較於古典音樂已系統化的教育方式,又或說是"orthodox"(“正統“)的音樂(!?)
爵士樂確實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都試著在街坊巷弄打聽“小道消息“來汲取我們想要得到的養分,學校教的爵士樂並不能保證你的未來,你必須要自己去尋找那個吸引你的groove。
幾位在這次旅行中遇到的樂手(他們喜歡別人稱他們“樂手“多過於“演奏家“,後者會讓他們不自在。)他們像是家鄉的“幽靈人口“,住在家鄉到十幾二十歲,之後就隻身前往心目中嚮往的國度,5年10年回老家一次是正常,用手機永遠找不到他。
昨天在北義遇見他,隔天他已在前往上海的路上。
或是,如果他跟你說,他正在南義搭船準備要去希臘,一點都不用意外這樣的回應。
並且他會外加一句:“請用email跟我聯繫“,然後你會發現他2個多星期後才回你的email,常常是很急的事,而你卻沒有任何辦法找到他,這真會逼得你抓狂!
收起樂器箱,一袋裝著護照文件的資料袋,簡單的換洗衣物,他們隨時都可以出發......
我在義大利遇到的蘇格蘭歌手現在已在上海,希臘歌手現在在倫敦,西班牙吉他手在紐約.....
並且都只是這個星期或是3天內的旅行,幾天後又會全部大洗盤。
你懂我的意思嗎?
他們並不是非常有名,或是應邀參加巡迴演出,他們是在創造自己的演出,供應自己的曝光,
簡單的說,他們給自己工作,擁有“近乎完全“的自由。
之餘一個在"事業導向"的教育體系中成長的我們,是很難想像這樣的工作形態,又或是緊接而來身旁至親好友提出的問題是“這算是工作嗎!?“
遇到這種時刻,引用一位紐約樂手的說法“或許我口袋空空,但到40歲之前,我已靠著我的吉他遊歷20多個國家,生命的經歷無法取代,待在同一個國家存錢投資到老的滋味我不懂,但那不適合我。“
我不知道是否有他們的勇氣過那樣的生活,但是他們充滿故事的神情已經迷倒了我。
於是他們彼此問候的方式多了一句“are you also a freelance musician?“
他們走遍世界演出,跨過各樣新鮮的文化....後來我發現,他們是一群“爵士樂手“。
當中有Benny Golson的義大利指定吉他手, Chet Baker 1984~1987晚年合作鼓手,Scott Hamilton的巡迴鼓手, 替Cassandra Wilson安排演出的企劃人員,Joe Pass的學生,同時也是西班牙辦爵士樂學校最久的創辦人Fernando Marco.....
如果你喜歡聽爵士樂,這些名字可是一點都不陌生,而在歐洲一一遇到他們時,令我好奇的是他們的演出日記像是環遊世界的手札,他們充滿生命力的鼓舞旁人追逐心中的夢,會讓你打從心底敬佩他們如何面對生命的方式。
在舞台上,他們是這些爵士樂“巨星“的sideman,而在幕後他們是這些巨星的摯友。
你可以輕易的聽到某一天George Benson跟他們其中一位借了吉他在台上玩了什麼樣的句子,
也可以聽到某位樂手回憶起他跟Ray Brown如何溝通演出。
這些人物突然之間就像是正坐在你家後院打盹......
拿掉台前的光環,我們可以在巴塞隆那的一間咖啡店討論混過佛朗明哥血液的爵士樂到底還算不算爵士,或是上星期有人把Dindi作成Funk加上弦樂。
沒有人會再去區別文字上的定義,或許這樣有會引起美國“爵士樂文化衛道主義者“一段激烈的辯論。
但在歐洲,爵士樂儼然成了世界民族音樂的調味料,只要你“言之有理(樂理)“,不是玩“商場遊戲“,這裡絕對有你的發表空間,相信我,他們喜歡玩真的!
3個星期前,我寄了一封email給他們當中一位已在巴塞隆那定居25年的紐約吉他手Dave Mitchell,他當時正要前往紐約演出三個星期,我想請教他如何以樂手身分拿到西班牙工作簽證,並定居25年。兩天後他回信了。他竟然回答"Alison,你問錯人了!我是一位這裡定居25年的觀光客!"聽到真是跌破眼鏡,這代表每三個月,他就必須飛離歐盟國家一次,而他還是這麼做,並且一做就是25年。這也不難怪那位巴西樂手會說"爵士樂手可真像是一票流浪狗!"。
寫這篇文章的同時,讓我憶起大學的時候讀了Jewel Kilcher在她的“spirit“世界巡迴演唱會時所著的"追逐黎明"。
當中一篇提到在後台的某個時刻讓她想起年輕的時候為了到某個國家去收集創作靈感,由於她沒有醫療保險,竟然在雪地當中因為重病發燒昏倒在地,我十分納悶她都已經是位歌手了,怎麼還會發生這種事,而在我遇到這群樂手時,他們回答了我長久以來的疑問。
這是真實可能發生的,他們可能只有在自己原本的國家有保險,這說來是有點現實生活中的辛酸,但是我想他們從不認為自己貧窮,相對的,他們可自豪得很!
“此事與任何地點或所處的地位毫不相關。無論你是貧或富,有一百萬種方法可以讓你缺乏勇氣,但想要展現英雄氣概的法子也一樣多。現在我懂了。“---擷取自<追逐黎明>(商周出版)
或許某些人天生就流著流浪的血液,並且也伴隨著充足的勇氣支撐一切的到來.....